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树 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林芝古桑王,世界屋脊上的神树

中国古树 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林芝古桑王,世界屋脊上的神树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提起西藏,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皑皑白雪,广袤荒原,但是,在西藏的东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被誉为“西藏小江南”,这就是林芝。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桑树,被称为“世界桑树王”。那么,在平均海拔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怎么会有桑树出现呢?作为世界仅存的较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地区之一,林芝的原始森林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就有许多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中国古树 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林芝古桑王,世界屋脊上的神树

一提起西藏,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皑皑白雪,广袤荒原,但是,在西藏的东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被誉为“西藏小江南”,这就是林芝。那里风景秀丽,森林茂密,一株古桑树在尼洋河畔的帮纳村边已经静静伫立了1600年。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桑树,被称为“世界桑树王”。

这棵古老的桑树树高7.4米,胸围13米,它的树枝占地面积有半亩地,有一年发洪水,庞大的枝干在洪水中挽救了全村人的生命,村民们对这棵古桑树充满了崇敬之情,古桑树也因此被帮纳村人视为吉祥之物,加以顶礼膜拜。

西藏林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桑树的栽培史已达4000多年,但是一般都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区。那么,在平均海拔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怎么会有桑树出现呢?据当地老人们说,这是文成公主种下的树。

文成公主是唐朝任城王李道宗的女儿,她聪慧美丽,知书达理。唐贞观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40年,文成公主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进藏后把中原地区的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传到藏区,也给雪域高原带去了诗文、农书、医典、历法等典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文成公主带去的众多物品中还有各种谷物和种子,其中就有桑树的种子。从此,西藏地区有了种桑养蚕的技术,也有了自制的丝织品。

美丽的小山村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给文成公主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和松赞干布一起在此度过了新婚最美好的时光。为了纪念和松赞干布的感情,她在这里亲手种下了雌雄两棵桑树,同时种下的还有苹果梨树。但是千年过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其他树都死掉了,只有这棵雄桑树存活到今天,而且年年开花,生机盎然,只是再也没有结果。

西藏林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桑树的栽培史已达4000多年,但是一般都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区。那么,在平均海拔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怎么会有桑树出现呢?据当地老人们说,这是文成公主种下的树。

文成公主是唐朝任城王李道宗的女儿,她聪慧美丽,知书达理。唐贞观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40年,文成公主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进藏后把中原地区的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传到藏区,也给雪域高原带去了诗文、农书、医典、历法等典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文成公主带去的众多物品中还有各种谷物和种子,其中就有桑树的种子。从此,西藏地区有了种桑养蚕的技术,也有了自制的丝织品。

美丽的小山村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给文成公主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和松赞干布一起在此度过了新婚最美好的时光。为了纪念和松赞干布的感情,她在这里亲手种下了雌雄两棵桑树,同时种下的还有苹果和梨树。但是千年过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其他树都死掉了,只有这棵雄桑树存活到今天,而且年年开花,生机盎然,只是再也没有结果。

西藏林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桑树的栽培史已达4000多年,但是一般都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区。那么,在平均海拔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怎么会有桑树出现呢?据当地老人们说,这是文成公主种下的树。

文成公主是唐朝任城王李道宗的女儿,她聪慧美丽,知书达理。唐贞观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40年,文成公主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进藏后把中原地区的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传到藏区,也给雪域高原带去了诗文、农书、医典、历法等典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文成公主带去的众多物品中还有各种谷物和种子,其中就有桑树的种子。从此,西藏地区有了种桑养蚕的技术,也有了自制的丝织品。

美丽的小山村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给文成公主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和松赞干布一起在此度过了新婚最美好的时光。为了纪念和松赞干布的感情,她在这里亲手种下了雌雄两棵桑树,同时种下的还有苹果和梨树。但是千年过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其他树都死掉了,只有这棵雄桑树存活到今天,而且年年开花,生机盎然,只是再也没有结果。

桑树是寿命较长的树种,几百年的桑树古已有之,上千年的古树却难得一见,出现在西藏这样高海拔的地区更是令人惊奇。

与西藏其他地区典型的高寒气候相比,林芝的气候可谓得天独厚。林芝平均海拔300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区,由于被喜玛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从三面包围,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打开了一个缺口,暖湿气流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常年流入,形成了一条水汽和生命的通道,造就了林芝如江南般温暖湿润的气候,夏不酷热,冬无严寒,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森林覆盖率达51.95%,是中国著名的林区之一,素有“生态绿洲”“高原氧吧”等美誉。

由于海拔落差大,林芝几乎汇集了从海南岛北极的各种植被,从谷底到山顶是一片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优异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植物生命力比其他地区还要旺盛。作为世界仅存的较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地区之一,林芝的原始森林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就有许多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这些珍贵的古树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主要源自藏族同胞对树木神灵的崇拜。在林芝地区,寺院庙宇的分布并不多,但神山、神石、神树、神坛等原始崇拜物却比比皆是。鲜艳的五色经幡挂在一棵棵参天古树之上,上面印满密密麻麻的经文和佛像。在人们的心中,随风舞动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遍,这是在祈求神的庇佑,也是给自己积攒功德。每逢节日,当地的藏族同胞经常来到这里围绕着神山和神树转圈朝拜,祈求自己的心愿能够得以实现。(www.xing528.com)

桑树是寿命较长的树种,几百年的桑树古已有之,上千年的古树却难得一见,出现在西藏这样高海拔的地区更是令人惊奇。

与西藏其他地区典型的高寒气候相比,林芝的气候可谓得天独厚。林芝平均海拔300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区,由于被喜玛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从三面包围,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打开了一个缺口,暖湿气流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常年流入,形成了一条水汽和生命的通道,造就了林芝如江南般温暖湿润的气候,夏不酷热,冬无严寒,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森林覆盖率达51.95%,是中国著名的林区之一,素有“生态绿洲”“高原氧吧”等美誉。

由于海拔落差大,林芝几乎汇集了从海南岛到北极的各种植被,从谷底到山顶是一片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优异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植物生命力比其他地区还要旺盛。作为世界仅存的较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地区之一,林芝的原始森林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就有许多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这些珍贵的古树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主要源自藏族同胞对树木神灵的崇拜。在林芝地区,寺院庙宇的分布并不多,但神山、神石、神树、神坛等原始崇拜物却比比皆是。鲜艳的五色经幡挂在一棵棵参天古树之上,上面印满密密麻麻的经文和佛像。在人们的心中,随风舞动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遍,这是在祈求神的庇佑,也是给自己积攒功德。每逢节日,当地的藏族同胞经常来到这里围绕着神山和神树转圈朝拜,祈求自己的心愿能够得以实现。

桑树是寿命较长的树种,几百年的桑树古已有之,上千年的古树却难得一见,出现在西藏这样高海拔的地区更是令人惊奇。

与西藏其他地区典型的高寒气候相比,林芝的气候可谓得天独厚。林芝平均海拔300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区,由于被喜玛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从三面包围,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打开了一个缺口,暖湿气流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常年流入,形成了一条水汽和生命的通道,造就了林芝如江南般温暖湿润的气候,夏不酷热,冬无严寒,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森林覆盖率达51.95%,是中国著名的林区之一,素有“生态绿洲”“高原氧吧”等美誉。

由于海拔落差大,林芝几乎汇集了从海南岛到北极的各种植被,从谷底到山顶是一片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优异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的植物生命力比其他地区还要旺盛。作为世界仅存的较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地区之一,林芝的原始森林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就有许多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这些珍贵的古树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主要源自藏族同胞对树木神灵的崇拜。在林芝地区,寺院庙宇的分布并不多,但神山、神石、神树、神坛等原始崇拜物却比比皆是。鲜艳的五色经幡挂在一棵棵参天古树之上,上面印满密密麻麻的经文和佛像。在人们的心中,随风舞动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遍,这是在祈求神的庇佑,也是给自己积攒功德。每逢节日,当地的藏族同胞经常来到这里围绕着神山和神树转圈朝拜,祈求自己的心愿能够得以实现。

高原氧吧

高原氧吧

高原氧吧

五彩经幡

把古桑树视为神灵的帮纳村村民们逢年过节时也会聚到树下跳舞唱歌,敬献哈达,这已经成为他们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古老的桑树王也伴随着文成公主的美丽传说庇护着村民,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希望。

五彩经幡

把古桑树视为神灵的帮纳村村民们逢年过节时也会聚到树下跳舞唱歌,敬献哈达,这已经成为他们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古老的桑树王也伴随着文成公主的美丽传说庇护着村民,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希望。

五彩经幡

把古桑树视为神灵的帮纳村村民们逢年过节时也会聚到树下跳舞唱歌,敬献哈达,这已经成为他们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古老的桑树王也伴随着文成公主的美丽传说庇护着村民,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