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挝高脚楼:特点与历史

老挝高脚楼:特点与历史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脚楼是一种很古老的建筑形式,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需要固定的住所而产生的,至今在老挝的郊区和农村中还得以保留。这种建筑之所以在老挝历史上流行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受当地地理、气候环境以及建筑材料是否容易获得等因素的影响。在考虑遮阳的同时防潮防湿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老挝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如何避免房屋的地面受湿,创造出较为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必须予以重视。

老挝高脚楼:特点与历史

老挝地处山区,气候潮湿炎热,日照时间长。传统民居多采用杆栏式的建筑,也称作高脚屋、吊脚楼建筑材料多采用木头、竹子和茅草。房屋分为两层,上层主要是居住,下层则依照主人的使用目的分为不同的功能。一是用来圈养牲畜;二是用来堆放杂物,比如柴火、农具,放置舂米用的石臼或研臼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等;三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场地。如架起织布机在此纺布、劈柴、做木工活;四是作为休息纳凉的地方;如果是靠马路边的房屋,还可以把一层作为商铺,做点小生意。根据房屋面积的大小,以上的这些功能也可以叠加利用。高脚楼是一种很古老的建筑形式,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出现,人们需要固定的住所而产生的,至今在老挝的郊区和农村中还得以保留。这种建筑之所以在老挝历史上流行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受当地地理、气候环境以及建筑材料是否容易获得等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这种房屋的特点是:便于通风,防潮性好,不怕水患和野兽、虫害的侵扰。

老挝地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酷暑,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空气潮湿。因此,从建筑的结构、功能、建造方法和风格上都要适应以上的这些地理气候特点。首先在隔热方面,老挝位于热带地区,日照的时间和辐射强度都很强,这就要求在选择建筑物的材料和房屋朝向要兼具隔热和遮阳的功能。尤其是外围要按照当地的日照方位和高度来进行设计,遮阳隔热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良好的通风性能和防雨等综合性功能效果。在考虑遮阳的同时防潮防湿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老挝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如何避免房屋的地面受湿,创造出较为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必须予以重视。高脚屋采用的是自然通风的设计,在建筑内部设置了通风措施,通过充足的空气对流迅速排出屋内的闷热,降低室内温度。门、窗的位置、尺寸都是为了便于导风而设计成了内外通畅的处理。高脚屋是一种用桩柱将房屋下层架空的建筑模式。桩柱高度一般为1.5~2米,万象地区由于生活水平较高,高脚屋底层的高度一般是1.8~2.3米。琅勃拉邦地区对传统建筑的保留更原汁原味,高脚屋底层层高一般不超过2米。有些贫苦人家的高脚屋下层只有1.5米,会让人产生压抑的感觉。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几点特性之外,高脚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视野开阔,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