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结尾高潮,狂欢花灯

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结尾高潮,狂欢花灯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宵节在春节这个由若干连续性节日组合成的节日系列中,排在最末一个,正如戏剧的结尾部分往往也是高潮一样,元宵节也是春节节日系列结构中处于高潮部分的节日。过了元宵节,春节节庆活动便告结束,新一年的劳作便开始了。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在元宵节尽情狂欢。元宵节这天夜里必不可少的便是各式各样的花灯了,花灯的形象各式各样、栩栩如生,常常让人流连忘返。

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结尾高潮,狂欢花灯

元宵节在春节这个由若干连续性节日组合成的节日系列中,排在最末一个,正如戏剧的结尾部分往往也是高潮一样,元宵节也是春节节日系列结构中处于高潮部分的节日。过了元宵节,春节节庆活动便告结束,新一年的劳作便开始了。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在元宵节尽情狂欢。

而谈到元宵,必然少不了文武双全的大诗人辛弃疾,他的一首《青玉案·元夕》将元宵节的盛景和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何等盛景。一入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连成灯海,街衢作灯市,火树银花,花灯串街走巷,流光溢彩,舞龙耍狮,锣鼓喧天,鞭炮不断,游人如织,不分昼夜,举国若狂。“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何等的欣喜。狂欢之下,一位佳人,身着美丽的衣裳,带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与亲友在人群中走过,只留下阵阵暗香以及盈盈笑语。我穿过那火树银花,在人群中无数次寻觅,只为求得佳人身影,但直到那鱼龙舞散、玉壶将落之际,仍未得佳人踪迹。于是我停下脚步,正待放弃时,蓦然回首,只见得佳人于灯火阑珊处笑语盈盈,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没有哪种喜悦较之更强烈。

“铁关金锁彻夜开”,在古代这种娱乐活动相对匮乏的时代,每年只开一次的宵禁让元宵节显得格外不平凡。“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沉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晚上看守城门的官兵们终于不再是那副凶巴巴的模样,所有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热闹的皇宫元宵景象。“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的目光则被远处嬉闹的小孩子们吸引住了,小孩是世上最幸福,最无忧的,他们没有任何烦恼可言,只管尽情享受这元宵佳节。(www.xing528.com)

元宵节这天夜里必不可少的便是各式各样的花灯了,花灯的形象各式各样、栩栩如生,常常让人流连忘返。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到“花市灯如昼”,花灯的灯光将夜晚照亮,宛如白昼,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北方的灯比南方的灯多了一样,那便是冰灯。明代唐顺之的《元夕咏冰灯》“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出海蛟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描述的冰灯极具朦胧美。除了灯以外,元宵不得不提的还有一种食俗,即吃元宵,亦称吃汤圆。宋代姜夔曾说道“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就算是街上的行人都走光了,但是卖元宵的依旧在此摆摊,或许不是因为那点钱财,是因为那种情谊,那种元宵节不吃元宵就不算圆满的情愁。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宵佳节京城取消了宵禁,众人都不舍得让这一天过去,竟将快乐时光的飞逝怪到了玉漏的身上,似是在埋怨那准时的鼓声赶走了时间。但是就算没有鼓声,时间也还是要走,狂欢过后,一切终是要归于平静。

元宵节是一个游玩狂欢的节日,它的底色天然就是欢快和热闹,它是今宵不禁夜的通宵达旦,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彻夜狂欢,是见月不闲坐、无灯不闻观的热闹非凡,它是全民的狂欢、举世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