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繁灯夺霁华: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要闹花灯

繁灯夺霁华: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要闹花灯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者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时候人们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灯从发明至今,被赋予了诸多含义。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所以,在元宵节点燃各式各样包含美好祝愿的灯,都是想趁新年之际祈盼来年万事顺利,家人平安,时代发展。

繁灯夺霁华: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要闹花灯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者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时候人们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在某些地区是由红薯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www.xing528.com)

元宵节,除了赏月、观花灯、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后来又添加了耍龙灯、舞狮子等民俗表演,热闹非凡,可以说是全民狂欢的一个民俗传统节日,但是把“灯”放在元宵节众多庆祝形式中的核心位置,各位应该都没有意见。灯从发明至今,被赋予了诸多含义。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汉明帝信佛,为了宣扬佛教,就命令皇宫寺庙点灯敬佛。“灯”在佛教中是最重要的供养方式之一,有传播光明之意,并且点油灯又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牺牲精神,所以供灯在佛教中广为流传。在民间,“灯”也有报平安、祈福顺的寓意,又因“灯”与“丁”字发音相似,慢慢地,“灯”演变成求丁添丁的意思,图一个早生儿女、保佑母子平安。所以,在元宵节点燃各式各样包含美好祝愿的灯,都是想趁新年之际祈盼来年万事顺利,家人平安,时代发展。元宵节点灯的传统习俗渐渐被大家简化,不过对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依旧如明灯一样,熠熠发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