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视觉空间研究:似动心理机制解析

电影视觉空间研究:似动心理机制解析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6]他的研究不足之处是把单独的画面组成连续的影像流这一过程与似动混为一谈,因此这一研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似动研究,而是对断续的画面被看成连续的画面的心理过程的探讨。这个命名一方面把似动与断续画面成为连续画面的视觉过程区别开来,一方面又与真实运动作出了区分。先后出现的两个刺激,被觉察为刺激从前一个位置向后一个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称为似动。关于似动的心理机制,从把似动纳入到实验室研究起,就产生了许多解释

电影视觉空间研究:似动心理机制解析

根据现有资料,闵斯特堡是研究电影似动的第一人。他对电影中的运动与现实中的真实运动进行了区分,认为频闪(对霓虹灯等静止物体的运动错觉)可以部分解释电影中的运动。频闪由视觉滞留形成。除了视觉滞留之外,心理的运动联想也不可或缺。“我们的运动决不只是简单地看到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而是包含着一种更高级的心理活动,而这一系列的视觉印象不过只是作为事实进入我们的心理活动中。但这种说法本身确实还不是一种完满的解释。我们还并没有能够确定这种更高级的心理活动的性质,然而从中我们也已经可以清楚地知道这种连续运动的印象是由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产生的,正是通过这种心理过程,各种不同的画面才组成了更高级的统一体。”[56]他的研究不足之处是把单独的画面组成连续的影像流这一过程与似动混为一谈,因此这一研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似动研究,而是对断续的画面被看成连续的画面的心理过程的探讨。

克拉考尔重视电影的纪录功能,也就强调运动在电影中的作用。他对“追赶”“舞蹈”和“发生中的活动”很是推崇。他还“试图从观众对电影运动的生理反应,来证明运动会引起观众器官的不由自主的紧张和无以名状的兴奋,因此,电影中的运动本身就是某种吸引人和抓住人的东西,运动的吸引力来自观众的生物学本性。”[57]他的结论是,再现物质现实的电影纪录的是活动中的世界。任何一部影片都在表现运动。绝对不会有哪一部影片不描绘活动的东西。运动是电影手段的主体。观众看到运动仿佛会产生一种共鸣的效果,引起诸如肌肉的反射或运动的冲动等等动力学反应。对观察者而言,客体的运动在任何场合下都是一种生理的激素[58]他对电影中运动的强调是恰如其分的。从现在的视觉研究成果看,他对观众观看运动的反应的推测也是正确的。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区分真实运动与似动。

乔治·维德等注意到了真实运动与似动的区别,并沿着闵斯特堡的路子考察了电影中的运动产生的原因。他的结论是,“电影中的运动是利用人体心理机制特点的机械装置引起的。共有四种装置:十字车运动,抓片爪,歪轮和拉塔姆缓冲环。这就使间歇运动成为可能,而且那种运动使人眼和大脑能够造一个真实的幻觉。眼睛的视像滞留使得画面之间的黑暗不被注意,而数个分离的静止画面之间的现象认同性的接受使观众把那一过程看作是运动。”[59]他除了把闵斯特堡认识到的、断续画面成为连续画面的心理机制解释为认同以外,并没有在心理学上进行深入的阐发。因此,他延续了前者的不足。此外,把观众看到的电影中的运动称为“运动幻觉”,也是不准确的。电影中的运动不是幻觉,而是视觉中的真实感觉、知觉错觉。最后,既然电影中的运动已经被看作“幻觉”,它就不能仍然被命名为“运动”。

章柏青先生意识到了运动命名的问题,他把电影中的运动称为“影像运动”,这是较为准确的。这个命名一方面把似动与断续画面成为连续画面的视觉过程区别开来,一方面又与真实运动作出了区分。另外,他还以阿恩海姆的视觉理论为依据,从位移、物体的等级关系、色彩明暗、图底互动等方面追踪影像运动产生的原因,并对影像运动的方向、速度和张力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60]

本文把观众在电影中看到的影像运动称为“似动”,这既点明了影像运动的实质,又维护了心理学概念的统一和规范。先后出现的两个刺激,被觉察为刺激从前一个位置向后一个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称为似动。[61]这种现象在1833年普拉托制造出动景器后才被认识到,因此,似动又叫动景运动。动景器进一步改进后,就成为电影。[62]

似动形成的条件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条件有两个刺激的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相似程度三方面。1915年,科尔铁从反面对似动的客观条件进行了实验,提出了科尔铁定律:在两次显示的时间短、两个位置之间的空间距离长、照明度低的情况下,不易看见似动。主观条件有练习因素、个人经验、定势(暗示)、个体差异等方面。1925年,克利发现400个以前没有经历过实验室似动现象的学生,在不告诉他们将看见什么,只叫他们注意看时,结果只有1/2的人报告产生似动。而当告诉他们将看到什么以后,就增加到90%的人有似动的知觉。还有人发现,有些被试在头几次看不出似动,而练习几次之后就看出似动。另外,对象的意义以及对象与背景的关系也影响似动的产生。[63]

格式塔心理学对刺激物的相似作了归类,总结出如下的相似类型:大小相似、形状相似、明度或色彩相似、位置相似、空间方向相似、速度相似等。[64]举例来说,如果一只被追赶的老鼠在逃跑时转了个急弯,这种方向上的改变没有改变老鼠的形状、大小、颜色及速度,不会妨碍观众将它看作是同一只老鼠。如果在急转弯时它变成了一只鹦鹉,它的一致性就消失了,因为这时观众在老鼠所在的地方看到的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动物。只有在看动画片《西游记》时,观者才会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孙悟空变出来的。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它改变的是自己的形状和色彩,而不是它的大小和速度,这种大小和速度的连续性,就足以使观者把这种改变看成是同一个动物在逃跑过程中把自己伪装了起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每天下午五点的生活栏目有一段卡通插曲,一个女职员以同样的速度从左向右穿越大小不同、明度相似的空间。虽然虚拟的拍摄距离一致,在不同空间中她的块头也不等高,但她始终被看成同一个人。这就是说,大小、形状、明度、速度等因素中,哪些因素对判断相似性所起的作用更大,在不同的实验情境中是不同的。在电影卡通化越来越普遍的情势下,如何确定这些因素在判断相似性中作用的大小,是本文将来要攻克的问题之一。(www.xing528.com)

虽然似动是一种非物质空间中的运动知觉现象,[65]今天的观众也明白电影似动的错觉性,但对视觉来说,似动与真实运动没有两样。似动“是一种直接的知觉而不是一种推理。实验证明,似动与真动就同一被试来说是一样清楚的。”[66]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出现下面情形:“在1975年,有些很有教养的人排长队去买《大白鲨》的电影票,想让那鲨鱼吓唬他们,虽然他们明知那鲨鱼的运动是机械的运动。”[67]今天的观众看见影片中滑翔车飞驰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的念头。

关于似动的心理机制,从把似动纳入到实验室研究起,就产生了许多解释。其中一个简单而自然的解释是:由于刺激所引起的感官兴奋有一个短暂的持续时间,当第一个刺激所产生的兴奋尚未消失时,接着出现第二个刺激,两个刺激印象便发生融合,看起来像是前一个刺激位置在向后一个刺激位置移动。[68]克拉夫科夫则认为并非如此,因为有这样的实验事实,当第二个刺激出现的时距比第一个刺激出现的后像时间长时,仍然有似动知觉发生。[69]

产生似动现象的生理组织,有的认为是眼动组织,有的以为是视网膜,有的假设在皮层,还有的以为是眼动组织和视网膜的共同作用。但都有实验可以将它们证伪[70]本文以为,眼动组织、视网膜和皮层细胞都参加了似动的刺激整合工作。因此,当其中的一个器官,如皮层停止反应时,仍然能够产生似动知觉。而且,参与似动反应的脑器官与参与真动反应的器官是一致的。皮层颞叶内侧(MT)细胞作为真动的觉察器,也对似动作出同样的应答。参加视觉信息处理的视皮层一区和二区、MT区均参与运动产生的平面与立体的表征的表达[71]。至于区分一种运动到底是真动还是似动,则由大脑的不同区域加工不同的认知内容,如经验、其他感觉、思维、动作等,再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与协调,从而产生对刺激的统一认识。

正因为似动一方面比静止画面更广泛而强化地征用了视感觉器官,一方面又触动了动觉、位置觉和平衡觉等感觉器官,提醒了多种感觉的存在,激起躯体大范围的兴奋,所以成为电影中最诱人的刺激物。这种刺激对工业社会以后更多地靠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生存,因而造成与运动相应的器官的闲置、颓靡甚至衰退的人来说,能提供简单省力的运动代偿,因而尤其具有吸引力。以强烈而持久的暴力、速度似动为主要素材的各类电子游戏,能够以感官快乐战胜青少年的意志控制,并夺走部分电影观众,似动是重要原因。

由于似动与真动共享相同的视觉组织,所以真动产生的运动视差作为空间线索对似动同样有效,即观众在观看电影中的似动时,依然可以通过运动视差在二维的银幕上感觉到三维的空间效果。观察者在物体运动时所产生的被观察物体之间深度知觉或距离的单眼线索叫运动视差。例如,人们感觉同样运动速度的物体在近处运动得快,在远处运动得慢。以注视点为界,视野中近于注视点的物体看起来比远于注视点的物体运动得快;至于运动方向,近于注视点的物体的运动方向与观察者的头部运动相反,而远于注视点的物体的运动方向与观察者的运动方向相同。[72]这正好是人们坐火车时观察车外景物的感觉:在铁轨旁的房子、树木在快速向后退,而很远处的树木、塔楼在缓慢地向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