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珍惜拥有的中国精品,避免艺术沦为灭种

珍惜拥有的中国精品,避免艺术沦为灭种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或许,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总是会忘了回过头去看看我们已经拥有的,有大眼界在的中国精品。或许,在一切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无须再向别处寻找,想要避免“文学艺术,要么灭种,要么变种”的最好方法就是留下当下最好的,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艺术。文章开头即发问,给人劈头之感,问得突兀,为下文论述的充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者从西方谈起,从毕加索、达利论起。

珍惜拥有的中国精品,避免艺术沦为灭种

一考生

既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又何必再向别处寻找?

我们总是想着向西方学习,所以我们学习了油画,学习了水彩。我们总是想着去欧洲看看,看看巴黎的美妙和普罗旺斯的美好,又总是想着去美术馆看看,看看毕加索的夸张、达利的怪诞。殊不知,这一切,我们早已经拥有。

或许,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

或许,陈丹青先生说得对:“我们是迷失的几代人,回过头去,应有大眼界在。”

是啊,回过头去,有大眼界在。但是我们只是将眼光投向了西方,投向了梵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丹的《思考者》;投向了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抑或但丁的《神曲》。我们总是会忘了回过头去看看我们已经拥有的,有大眼界在的中国精品。

或许,我们早已忘记了顾恺之的精妙,吴道子的飘逸,沈周、仇英“留白”的神奇。我们也忘记了龙门佛像的威严,乐山大佛的雄壮,敦煌壁画的精美。或许还有王羲之书法刘勰的《文心雕龙》,曹雪芹的《红楼梦》,唐寅的“仕女图”……

这些,都是我们已经拥有的精品,但可惜的是,虽然我们已经拥有,却没有珍惜。(www.xing528.com)

或许,在这个方面我们真该向西方学习。

我从来都不怀疑偌大的一个中国的文化底蕴。但可惜的是,我们总是不懂得像西方国家那样尽心保护它们。我们没有大都会博物馆和罗浮宫那样的地方来让人参观八大山人和黄公望的杰作,也没有像阿姆斯特丹马德里那样,建立很多的博物馆、美术馆来展览凡·髙和毕加索的每一张纸片。

看吧,我们从来都不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

或许,我们的悲哀就在于,偌大的中国,我们不曾见过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美术馆,也没有几人见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或许,在一切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无须再向别处寻找,想要避免“文学艺术,要么灭种,要么变种”的最好方法就是留下当下最好的,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艺术。

点评:本文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素材丰富。短短的一篇考场作文,竟有十多处中外名人素材的引用,为文章增色不少,反映出考生拥有广博的知识涉猎面,特别是文学素材,更让读者惊叹,同时也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学气韵;第二,结构严谨。文章开头即发问,给人劈头之感,问得突兀,为下文论述的充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者从西方谈起,从毕加索、达利论起。然后,在一系列的排比论证中,作者既着笔于西方艺术,又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珍品,在对比中展现论证动力。最后,在一步步的追根溯源下,作者阐发了自己的独到忧思,在论证后,既让人心悦诚服,又给人以厚重之感。(李兴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