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格管理和项目结算管理的加强 - 最新研究成果

价格管理和项目结算管理的加强 - 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平衡报价是很多投标人经常使用的陷阱。我们的评标专家任务之一就是识别哪些是不平衡报价,报价中的取费是否有漏项,是否过高或过低。本处的项目结算管理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结算的标准和价格监督,关注结算价与投标报价之间的符合性,从而杜绝恶意低价中标。低价中标,并不意味着低价结算。

价格管理和项目结算管理的加强 - 最新研究成果

市场经济中,产品定价权是企业的基本权利之一。这在我国《价格法》及相关政策中都予以明确。但预算管理也是投资管理中的常用方法。之所以能够采用预算管理,核心因素是市场价格总体上是可控的,原材料价格、主要设备价格及劳动力成本、管理费用和税金、保险等项目主要价格基本上可以计算出来。由于科技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产品的供需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真正的交易价格处于变化过程中。这就需要在具体采购过程中收集市场信息,采取招标方式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或者得到质优价廉的服务。现在很多大型企业为了加强对项目的投资预算,一般都成立了技经中心。但技经中心使用的标准却不能及时更新,有的甚至是数年前的数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是在2008年的基础上出台的新的工程量计价规范。5年时间,很多商品的价格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若继续采用5年前的价格水平作招标预算,结果可想而知。某起招标引起的合同纠纷案,源于招标时期业主按照数年前价格水平做投资概算,成本为110万元。得知此消息,某投标单位最终按照招标人的投资概算报价并中标,但项目刚执行1/3就停工了。如果招标人在开始招标前收集到市场的准确价格,不仅杜绝了被围标的可能性,也使业主对标底更有把握。

不平衡报价是很多投标人经常使用的陷阱。在分项报价中,有的价格有肉,有的价格有骨头,有的价格不仅没有汤,还要亏本。中标后的执行中,肥肉项目早干快干,亏本的项目拖着不干。目的是等着甲方加强或者终止合同。我们的评标专家任务之一就是识别哪些是不平衡报价,报价中的取费是否有漏项,是否过高或过低。

项目结算管理主要指的是指项目完工后对合同项目进行的完工计算。在固定总价招标中,由于合同范围的增减也可能导致最终计算价与合同约定不一致。在固定单价招标过程中,项目计算更是一门学问。本处的项目结算管理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结算的标准和价格监督,关注结算价与投标报价之间的符合性,从而杜绝恶意低价中标。(www.xing528.com)

低价中标是国内招标中出现问题较多的现象。形式上,投标人技术业绩没有太大的差别,最终决定谁中标就取决于价格。标王中标,很容易暴露狐狸尾巴,操作起来很有难度。低价中标,打分和评标上几乎看不出问题。中标人不担心亏本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执行过程中的违规做法有十足的把握。要么修改供货范围,减少供货;要么修改产品的性能和配置,用国产替代进口,用小出力的设备替代高出力设备。建设工程项目中可做的手脚更多,如减少水泥标号,减少水泥与砂石的配比,少使用钢筋都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低价中标,并不意味着低价结算。如果在结算时把投标价格作为计算依据,低价中标者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公开计算价格,接受社会监督也许是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高铁上使用一个面盆,通过招标的价格超过市面价格好几倍,引起了人们对高铁建设的质疑。某公安局网站公布了政府采购价格,某品牌笔记本电脑价格高出市场价格很多,最终导致人们对政府采购的质疑。招标投标过程中最大化的公开、透明,对重塑政府公信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