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楊巨源的「集」流傳问题的探讨

楊巨源的「集」流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據之,知楊巨源生前既已有結集成册的個人别集流傳於世。然察相關記載,却發現楊巨源的“集”的問題,至今仍須再加甄辨。來看有關楊巨源的“集”的目録著述。先來看“楊巨源詩一卷”的説法。就是説,在以上著述中,真正提到楊巨源作品的“集”這一名稱的,惟有《直齋書録解題》和《遂初唐書目》。因此,大江維時所參底本源於一卷本“楊巨源詩”這種可能得以排除。

楊巨源的「集」流傳问题的探讨

上文論及“渤海歸人將集去”的問題。據之,知楊巨源生前既已有結集成册的個人别集流傳於世。然察相關記載,却發現楊巨源的“集”的問題,至今仍須再加甄辨。

來看有關楊巨源的“集”的目録著述。它們主要有《新唐書·藝文志》、《崇文總目》、《遂初唐書目》、《宋史·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録解題》等。現歸納如下:

據此表,知楊巨源的别集主要分爲一卷本和五卷本兩種類型。除了《直齋書録解題》載之爲“楊少尹集五卷”、《遂初唐書目》録之爲“楊巨源集”未言及卷數之外,餘者皆作“楊巨源詩一卷”。(www.xing528.com)

先來看“楊巨源詩一卷”的説法。此處,一卷本“楊巨源詩”的稱謂頗堪玩味。它恐非是楊巨源詩集的最初名字,而是指楊詩在絶大部分遭到散佚後的殘存者,即楊氏殘詩共存一卷之意。也正因之,《全唐詩》卷三三三的楊巨源小傳注:“集五卷,今編詩一卷。”就是説,在以上著述中,真正提到楊巨源作品的“集”這一名稱的,惟有《直齋書録解題》和《遂初唐書目》。然而,《遂初唐書目》不注卷數,因此《直齋書録解題》的記述就倍顯重要。它至少表明了在南宋時期還有五卷本楊氏别集的存在,而且根據其“第三卷末二十餘篇,有目無詩”的集下小注,還可推知陳振孫應目驗過這個版本。另外,朱熹《晦庵集》卷八二《跋溪上翁集》也提到“楊少尹集”這一書名,清人席啓寓《唐詩百名家全集》亦採用“楊少尹詩集”這一名稱。這些皆可佐證“楊少尹集”的存在。“楊少尹集五卷”的説法言之有據。

那麽,它們是否和《千載佳句》中楊巨源作品的來源問題存有關聯呢?由上文的比勘已可看出,《千載佳句》所收楊詩與中土通行的一卷本“楊巨源詩”之間存在著諸多異文。因此,大江維時所參底本源於一卷本“楊巨源詩”這種可能得以排除。至於五卷本“楊少尹集”,雖然其間包含了大量目今無存的佚作,這一點和《千載佳句》多含楊氏逸詩的情况極爲相似,但由於此集在中土散佚已久,自陳振孫之後再也無人言及。故而,就其與《千載佳句》所參底本的關係問題,尚難論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