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提高口才素质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提高口才素质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譬如,一个学生当众演讲很出色:神态自如,内容新颖,语言流畅而生动,与听众的情绪相呼应,这就不单有“口上之才”,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表现。但人才不一定有口才,而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口才不是单纯的语言能力问题,而是整个素质较高的表现,然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口才,提高素质,锻炼人脑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提高口才素质

每个人都有一张嘴,一是用来吃喝,二是用来说话。能吃,而且能吃到美味佳肴,可谓有口福;善说,而且能说得妙语如珠,可谓有口才。在会不会吃的方面,没有一个人不合格,也不需要从小培训;而口才上乘者却是百里挑一,凤毛麟角,很需要从小注意培训。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口才不单是“口上之才”,也不是简单的“能说会道”,更不是油嘴滑舌,夸夸其谈。“耍嘴皮子”恰恰是缺乏语言修养、缺乏文化气质的一种特征,是和真正的口才不相容的。

从表面上看,口才似乎就是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这一点,在学生身上尤其明显。但语言的接受和表达不是孤立的,而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机能活动,是与人的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感情、意志等等各种机制和能力密切联系,息息相通的。对学生来说,语言能力的发展就是培养心理素质、发展学习兴趣和强化社会生活能力的主要途径。就其实质而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人格,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譬如,一个学生当众演讲很出色:神态自如,内容新颖,语言流畅而生动,与听众的情绪相呼应,这就不单有“口上之才”,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表现。

一个人只要有特长,就可算是人才。但人才不一定有口才,而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这是因为口才不是单纯的语言能力问题,而是整体素质较高的表现。我们强调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

口才不是单纯的语言能力问题,而是整个素质较高的表现,然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口才,提高素质,锻炼人脑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记得小学时,一位老师这样描绘人类初学说话时的情景:由于打雷闪电,森林起火了,这真是一场大灾难,一群原始人惊慌失措,其中一个huǒ,huǒ地喊起来。这本是无意的。可是,其他原始人听了,也huǒ,huǒ地喊起来。从此,人们见“火”便喊huǒ。人类的信号这时就多了一个。这可能是语言的胚胎时期吧。(www.xing528.com)

信号储存得越来越多,人类大脑中的沟纹也越来越多,语言便在漫长的交际中逐步完善起来。

在语言的发展中,商品交换起了重要作用。交换迫使人们不得不说话。产生于春秋以前的民歌总集《诗经》里有一篇《氓》,里面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一个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看来那时交换的媒介——货币,还没有形成支配的地位,以物易物还相当普遍。既然是交换,当然要讨价还价,这就需要说话。协商的过程使语言的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语言日益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那么,为什么只有人类会产生语言,而禽兽没有语言呢?语言学家吕叔湘曾引过的两句谚语:“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鹦鹉和猩猩的“言”,其实不能叫“言”,只能说是一种简单的信号。这种简单的信号永远也不能发展成为语言。这是因为,禽兽的大脑远没有人的发达,不可能储存像人那么多的信息;它们的发音器官也不像人那样完善,只能发出单调的音,而不能发出千变万化的音。总之,禽兽的歌再好听也只能唱一首,或者干脆说只能唱一句,就这么一句,也是一种模仿,一种条件反射,它们自己也并不知晓所模仿的那句话的含意。

认识儿童语言发展的奥秘,除了能让我们树立学生的语言能力大有作为的信心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们明白语言的出现给学生智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