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金匠的金融创新与现代银行业的形成

英国金匠的金融创新与现代银行业的形成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1640年6月27日宣布扣留私人委托存放在伦敦塔皇家造币厂的黄金和金银器皿,要将这些黄金白银存款转为强制性贷款。英国金匠的金融创新是支票、内陆汇票以及银行券等纸质支付文件。之后,伦敦的一些金匠又进行了创新,不仅向那些存入黄金、白银的人士签发,而且向借取资金者签发,这打下了现代银行业的基础。这些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存款、结算、贴现和发行银行券业务。

英国金匠的金融创新与现代银行业的形成

17世纪开始之时,英国已经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潜在的本土银行家,包括羊毛商人、谷物商人、纺织品商人、包税人、典当经纪人、金匠和公证人等等。在17世纪40年代真正的本土银行家兴起于伦敦之前,银行家的许多职能,包括金银及铸币保管、放贷、在城镇之间与个人之间转移钱币、兑换外国铸币与金属条块以及贴现汇票等,已经由上述人群作为其主要业务活动的副产品在英国各地进行了一个世纪左右,其中成长为银行家的主要是大都市尤其是伦敦的金匠。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1640年6月27日宣布扣留私人委托存放在伦敦塔皇家造币厂的黄金和金银器皿,要将这些黄金白银存款转为强制性贷款。此举使皇家信用受到了严重打击,也毁掉了皇家造币厂作为一个安全的财产保管地的名誉。1642年内战爆发后,使用伦敦金匠的安全保管设施存放珠宝、金属条块与铸币的人明显增加。这一时期的战争火灾给民众带来了很大的生命与财产不安全感,更多的人要将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存放在金匠那里以获得安全性。而金匠由于为客户制作金银物品的业务日益萎缩,也很欢迎新的或扩大的银行型业务。金匠的铸币兑换业务由此也与保管活期存款以及记录客户现金使用状况的基本账户联结起来。他们的私人客户业务与政府放贷业务逐步成长为基础性、高利润的业务,为了吸引更多存款也开始向定期存款支付利息。(www.xing528.com)

英国金匠的金融创新是支票、内陆汇票以及银行券等纸质支付文件。汇票市场传统上是以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外汇市场为主导,伦敦的金匠长期参与这个市场,比较了解汇票发行者和背书者的信用状况,就将其在处理海外贸易汇票方面的专业经验扩大到处理内陆汇票方面。通过买卖汇票,货币市场的总体流动性得到很大的提升。支票是以汇票为蓝本发展起来的,直到18世纪“cheque”或“check”这个词才用于这种类型的工具。现存最早的支票可追溯到1659年,这是由一位名为Nicholas Vanacker的人士开给伦敦的金匠铺莫利斯克莱顿(Morris & Clayton)的一个支付命令,要求向名为Delboe的人士支付400英镑。银行券是对原金匠收据的一种改造。现存最早的金匠收据比支票早大约26年,是1633年由名为Laurence Hoare的金匠签发的。金匠收据或银行券是支付能力的证明,是某人在银行有钱的证明,签发给存款人,像经背书的汇票一样可以随时转让。之后,伦敦的一些金匠又进行了创新,不仅向那些存入黄金、白银的人士签发,而且向借取资金者签发,这打下了现代银行业的基础。17世纪四五十年代,金匠银行家大规模地从商人和大地主那里接受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定期存款支付利息,利率的高低根据存期而定。其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通过活期存款账户开立信用证或垫款提供有息贷款、贴现国内或国外汇票以及各种正式的有价证券。他们还接受可以随时通过支票转账的存款,以附有持票人条款的本票发行有息证券。其票据也并不限于存款证明书,还发行为贴现业务和贷款融资的票据。这些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存款、结算、贴现和发行银行券业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