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流动理论在组织层面的探讨

人才流动理论在组织层面的探讨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他从组织信息交流水平角度对组织人才流动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对大量经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绘制出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在此基础上,卡兹创立了人才流动的组织寿命理论。此时,引导人才流动、进行组织人员更新便成为保持组织活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图2.1卡兹曲线资料来源:谢晋宇.员工流动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目标一致理论。因此,人才流动也成为组织和个人为了实现各自最大利益的最优选择。

人才流动理论在组织层面的探讨

(1)组织寿命理论。

美国学者卡兹(Katz)经研究发现,组织的生命周期和活力与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呈现密切的关联性。为此,他从组织信息交流水平角度对组织人才流动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对大量经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绘制出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如图2.1所示,在一个科研组织建立后的1.5~5年内,组织成员的沟通效率和沟通水平都维持在较高水准,这也就意味着该阶段是组织创造力和绩效最高的阶段。这主要是因为一般在科研组织创立之初的1.5年里,组织成员之间并不熟悉,尚处于人际交往的磨合阶段,因此彼此之间沟通不够顺畅,这也直接导致了信息交流水平不高;而在组织成员相处超过5年之后,由于工作的单调性和成员之间新鲜感消失,成员之间缺乏交流的意愿,这也直接导致了组织的信息交流水平下降。在此基础上,卡兹创立了人才流动的组织寿命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科研组织的发展也要经历成长、成熟和衰退的不同阶段,其成熟期(创造力和绩效维持在高水平)一般为3~4年,一旦科研组织的寿命超过5年,组织成员的信息交流效率便急剧下降(谢晋宇,2001)。此时,引导人才流动、进行组织人员更新便成为保持组织活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图2.1 卡兹曲线

资料来源:谢晋宇.员工流动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目标一致理论。(www.xing528.com)

目标一致理论主要探讨了个人目标、个人能力和组织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图2.2所示,当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偏差为θ时,一个拥有Fmax个体目标的组织成员在组织中实际发挥的能力表示为:

由公式(2.2)可知,个体在组织中实际能力的发挥完全取决于个体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程度,即θ的大小。当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存在较大差异时(θ较大),个体在组织中就会感觉压抑。此时,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显然有两条:①个体不断调整自身的目标,使之尽量与组织目标相符。②进行人才流动,流动到与自己各方面期许相近或一致的单位。因为个体兴趣、志向、价值观等因素的差异难以改变,所以第一条途径很难实现。因此,人才流动也成为组织和个人为了实现各自最大利益的最优选择。通过人才合理流动,个体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为组织做出最大的贡献,从而形成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图2.2 目标一致理论示意

资料来源:谢晋宇.员工流动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