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阐述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阐述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就儿童的协同和正义观念的发展作了调查。表8-2不同年龄段儿童所认为的不公正资料来源:皮亚杰,1982:387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阐述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早期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向注重行为的动机发展。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律水平和自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就儿童的协同和正义观念的发展作了调查。研究发现6周岁乃至8周岁的儿童认为违犯成人禁止的行为是最大的坏事,随后把不平等看作坏事;9~12周岁的儿童,认为成人禁止的行为是坏事的人大量减少,而认为不平等是坏事的人大量增加。在把违反游戏规则看作坏事上则没有多大的年龄差别。在要求儿童讲一些不公正的例子时,大致得到四种答案:“①违反从成人那儿接受来的命令的行为——说谎、偷窃、打坏东西等,即所有被禁止的行为。②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③违反平等(不平等的惩罚、不平等的对待)的行为。④与成人社会有关的不公正的行为(经济的或政治的不公正)。”(皮亚杰,1982:386)

表8-2 不同年龄段儿童所认为的不公正(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皮亚杰,1982:3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