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城陪审故事:通过听证会解决的棘手案件

京城陪审故事:通过听证会解决的棘手案件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郭某起诉到劳动争议委员会,因为是退休后的工作,双方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劳动争议委员会不受理,随后他又告到法院,经法官的耐心工作,并说服用人单位给与适当补偿进行解决。郭某开始同意判决书的裁定,也不进行上诉,同时也领取了相应补偿。通过听证会给郭某及他的家属震撼很大,会后通过法院工作人员的细致工作,问题终于解决了。

京城陪审故事:通过听证会解决的棘手案件

由于是政协委员的身份,当法院遇到比较棘手的案子时,希望我们这些当政协委员和当人大代表陪审员能够出来协助他们还法律一个尊严,给法官一个公道。我有幸参加过一次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参加的听证会

案情经过是这样的:郭某是一个退休的会计师,退休后受聘于一家企业,由于本人的原因,与周边的同事关系处理不好,公司从各方面考虑,决定将他解聘。结果他不同意,扣住公司财会室钥匙不上交。因为公司要经营,公司自然就将财会室的锁换掉了。为此郭某起诉到劳动争议委员会,因为是退休后的工作,双方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劳动争议委员会不受理,随后他又告到法院,经法官的耐心工作,并说服用人单位给与适当补偿进行解决。郭某开始同意判决书的裁定,也不进行上诉,同时也领取了相应补偿。本来这个案子应该结案了,但郭某却以儿子结婚没房为由,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补偿,为此反复地进行上访。

郭某年事已高,脾气倔强,工作难做。这本与法院毫无关系,可法院看郭某年纪大了,怕他身体出现问题,只好好言相劝。

我们陪审员队伍中有医疗方面的专家,指出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种人,较真、钻牛角尖,这种情况发展严重了,医学的解释就叫偏执。由于郭某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法院与郭某的家属讲明了利害关系,并希望他们劝解郭某,使他相信法院是友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法院产生偏见和不信任。(www.xing528.com)

同时法院召开了听证会,让他及他的家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座谈,陈述一下他的诉求,听听代表们的意见。我以政协委员与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在听证会上指出他的错误,并告诉他的家属这样闹下去,法律不会支持他,也会严重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在听证会上,当他看到来自社会各方的代表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的诉求后,自己气馁了。通过听证会给郭某及他的家属震撼很大,会后通过法院工作人员的细致工作,问题终于解决了。

作为人民陪审员,我感觉只有中国法院才能把这样的案子办得如此完美,也圆满地化解了社会矛盾。但作为一名知情人,我认为郭某占用了太多的司法资源(我是搞经济工作的,所以进行了简单地核算,认为法律的落实是需要成本的,如法官的工资、场地、时间)。我一直在与法官交流如何避免浪费司法资源的问题,因为几十人要为这件事操劳着。可能这个问题需要专业人事来认真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