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解决棘手难题的谋权之道

解决棘手难题的谋权之道

时间:2023-12-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解决可能发生的棘手问题最重要的原则是先发制人、未雨绸缪。于是,萧燕燕采取果断措施,封锁了景宗患病的消息。景宗的后妃在辽朝诸帝中,除了辽穆宗之外是最少的,除萧燕燕之外,只有未留下姓名的渤海妃一人。渤海妃为景宗生了一个公主,而景宗四男四女共八个子女中有七个都是萧燕燕所生。

解决棘手难题的谋权之道

一个难题出现以后,就应该及时着手解决,时间拖得越长,越难解决,而且出现的问题也越多,所以,高明政治家都会预计会出现哪些问题,力图把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

解决可能发生的棘手问题最重要的原则是先发制人、未雨绸缪。

公元982年秋天,经过精心调养的景宗感觉身体恢复得相当不错,就对萧燕燕商量道:“朕即位以来虽曾游历过南北许多地方,但却不曾去过云州地面,听说那里的水光山色不同于我塞北草原和燕蓟大地,别有一番风情,值此秋高气爽之时,何不去领略一番?何况云州又是我朝西南第一要镇,就此亦可视察政情民情,一举而两得。”

“妾担心陛下不堪旅途颠簸和风餐露宿之苦,待陛下身体康健之时,再离京巡游不迟。”

无奈,景宗主意已定,皇后萧燕燕便陪同一起前往。

景宗、萧燕燕离开上京,一路上跋山涉水,越岭过涧,毕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且,时值深秋的云州山中早晚已有袭人的寒意。

正如萧燕燕所担心的,羸弱的景宗身体没有一点抵抗能力,一日在狩猎时他偶感风寒,引起旧病复发,连饮数日御医配置的药,病情非但不见减轻,反而日渐沉重。

皇帝的病情变化让萧燕燕感到非常恐慌,她预感不好,忙找来御医拉到一旁,低声问道:“皇帝病情究竟如何?”

御医似有为难之色,支支吾吾地不肯明说道:“微臣医术平庸,回天乏力,罪该万死!”

萧燕燕一听,果然不出所料,便打断御医的啰嗦,急切说道:“我只要你说皇帝病情究竟如何,但明白说来无妨。”

御医这才打消了顾虑,对皇后萧燕燕说:“皇帝陛下脉象沉重,属风寒之气侵入,致病于内,药力已无济于事。”

萧燕燕屏退了御医,她心乱如麻,现在顾不上悲伤了,眼下的问题是,一旦皇帝驾崩,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控制全国政局。

萧燕燕心里很清楚,皇权的交接本身就是充满危险性的敏感问题,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来的皇位传承多数都是伴随着动荡和杀戮实现的。尤其是在眼下,景宗的病情又没有办法赶回上京,远在千里之外而又孤立无援的萧燕燕,更清楚在皇帝驾崩后自己所处的险恶形势。

此时的辽朝,虽然说是统治秩序已经基本稳定,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在皇帝驾崩以后,没有人窥视帝位。就拿皇族耶律氏来说,自从萧燕燕插手朝政开始,就对她心怀不满,他们视女人执政为皇族的奇耻大辱,更不甘心对萧燕燕俯首称臣。

更让这些人难以接受的是,景宗即位以来,皇帝和皇后大力提拔和重用汉族官员,而皇后萧燕燕更以韩德让为第一谋臣,让他担任南院枢密使的重要职务,从而使朝廷中的汉官势力大大增强。而且,汉官多主张大规模吸取中原王朝的统治制度和经验,克服已经不适应辽朝社会进步的契丹旧俗旧制,不可避免地要损害契丹贵族的既得利益,这让契丹贵族对汉官深恶痛绝,并因而激烈地反对萧燕燕。只是由于皇帝给予了萧燕燕极大的权力,大力支持她的一切改革,所以,显得势单力薄的契丹贵族只能忍气吞声,还没有大张旗鼓地反对她。然而,如果皇帝不在了,萧燕燕没有了靠山,儿子又年幼,难以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那就不敢担保他们不跳出来制造麻烦了。

萧燕燕鉴于形势之严峻,必须抢在皇帝驾崩之前,把要办的事情办好,为皇位的顺利交接准备必要的条件,让那些觊觎皇权的野心家无机可乘,做到防患于未然。

要做到这一点,萧燕燕感到光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必须有人来帮助自己。她想到了韩德让——萧燕燕引以为心腹的最信任的大臣。

于是,萧燕燕采取果断措施,封锁了景宗患病的消息。然后,萧燕燕给韩德让和另外两名心腹耶律斜轸及耶律休哥分别写了密信,派贴身信使火速进京通报了景宗的病情,并令韩德让接信后星夜赶来焦山,要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密切注视宋军动向,随时准备反击宋军的进攻。

几天过去了,朝廷那边还不见有人来,而此时的景宗已经病入膏肓了。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召翰林学士入帐起草遗诏。

且说皇后萧燕燕派往上京给韩德让送信的密使,他怀揣皇后密札,每百里就换一匹好马,马不停蹄赶往上京。他按着皇后的嘱咐,在深夜进入皇城,直奔韩府而来。见到韩德让之后,从怀里掏出密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瘫倒在地上。(www.xing528.com)

韩德让见信使累成这样,知道一定有重大的事情发生。他急忙拆开信札,快步凑近灯下。

读完信,韩德让深感事关重大,连夜招来十几位可靠的人,乘夜深之时悄悄离开皇城,向南疾驰而去。

韩德让风驰电掣般赶到焦山行营,直奔皇后帐前而来。心急如焚的萧燕燕一见韩德让,顿时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几天以来,她一直提心吊胆地一分一秒地熬时间,现在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爱卿,总算把你盼来了,皇上在上午时已经晏驾殡天了。”

韩德让没想到皇上出行刚短短的一个月,事态竟变化得如此之快!待萧燕燕哭过一阵,渐渐平静下来,便安慰道:“大行皇帝刚刚殡天,诸事还须皇后陛下主持,陛下节哀啊。”

萧燕燕点点头,在身上拿出一诏书,对韩德让说:“大行皇帝撇下哀家寡妇幼儿而去,留下一遗诏在此,卿家看一看。”

韩德让双手捧过遗诏,遗诏的内容是这样:

“皇子梁王耶律隆绪,宽容笃孝,聪颖好学,智慧过人,有帝王之度,朕百年之后,可于灵柩前即皇帝位。皇后萧氏自朕即位以来十数载,主持宫闱,佐理朝廷,号令严明,赏罚中度,恩威并加于天下,册立为皇太后,因皇子年幼,可临朝称制,摄军国大政。北院框密使耶律斜轸、南院枢密使韩德让忠君辅国,功勋卓著,望尔等精诚协力,辅弼萧氏、幼君,不负朕之嘱托。此诏。”

耶律隆绪,生于保宁三年(971年),是景宗的长子。景宗的后妃在辽朝诸帝中,除了辽穆宗之外是最少的,除萧燕燕之外,只有未留下姓名的渤海妃一人。渤海妃为景宗生了一个公主,而景宗四男四女共八个子女中有七个都是萧燕燕所生。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耶律隆绪,在辽景宗和皇后萧燕燕都仰慕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熏陶下,不仅学会了本民族的文字,能用契丹文写文章,而且读了许多汉文书籍

萧燕燕不但加强他文化方面的修养,还锻炼他治国安邦的能力。在他四五岁的时候,萧燕燕在与蕃汉大臣议事、处理军国政务时,总是把他带在身旁,令他旁听,以增长见识,学习治国治民的道理和方法;即使是萧燕燕与景宗出征打仗,也要让他随行军中,接受锻炼和磨难,培养他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品格。经过母亲煞费苦心的培养,耶律隆绪在众兄弟中脱颖而出。如今,景宗把皇位传给长子,那是大势所趋。

韩德让看过遗诏,对皇后深施一礼:“大行皇帝既嘱臣等辅弼陛下、新君,臣等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陛下只管吩咐就是了。”

“哀家连日来感到身心疲惫,现在行营中的一切事务,都由爱卿统领吧。”

于是韩德让顾不上休息,马上指挥行营中的上下人等在大帐中布置了祭奠大行皇帝的灵堂,设置了牌位。当晚,又举行了新皇帝即位典礼。

于是,公元983年6月,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在野外极其简陋的行营中登上了皇帝的宝位,他就是辽朝历史上的第六代皇帝辽圣宗。

辽圣宗登基后,母后萧燕燕并没有把朝廷的大权交给他,直至1009年,萧燕燕去世前的一个月,才还政于二十岁的耶律隆绪。这位为推动辽朝社会历史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政治家在行宫中阖然长逝,享年五十七岁。

【编后闲话】

就谋权与固权来看,武则天展示了女性锋芒毕露的一面,呈现出阳刚之气。萧燕燕则展示了女性温柔细腻的一面,尽现阴柔之力。她在辽景宗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结婚后忠诚地事奉夫君,帮助丈夫处理政务,丈夫死后帮助儿子登临大位,都可以看做一个女性本能的体现。她就靠这种软绵绵的,母性般的阴柔之力将辽国大权揽入自己的怀中。

母性般的阴柔之力既让萧燕燕尽显女性的美丽,也赋予了她坚强的心灵。出于保护一个完整家庭的强烈欲望,出于保住耶律氏的江山,她让自己的两个亲姐姐死在自己的手下,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反击对手。这一切都可以看做母兽发狂时的状态。

当然,除了母性外,萧燕燕能克服自身弱点也是得到辽国大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她克服了女性重情感的弱点,在亲情与江山面前,选择了江山,在辽景宗逝世后能顾全大局暂不发丧,这都显示出她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