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揭示功能解释的真实性问题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揭示功能解释的真实性问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进一步证明对功能解释持怀疑态度者的论题,科恩以“花瓣关闭是为了保护香味”的事例进行了说明。这说明在特殊的情况下,功能解释是假的。被解释一次,会加强倾向性事实的可靠性,但不能保证倾向性事实的必然性。同时,倾向性事实对被解释现象的解释真实性依赖于倾向性事实的历时性特征。在功能解释中,作为前提的“倾向性事实”蕴涵待解释项,所以“倾向性事实”必须为真。

科恩历史哲学研究:揭示功能解释的真实性问题

如果说通过后件规则使我们证明了功能解释,并且认识到功能解释内含一种规律性的概括,那么是否所有规律性的概括都是功能解释呢?不是!伴随情况就不是这样。

如果每当F发生时E就发生,但是F的发生并不解释E的发生,而是存在另外一个G引起了F和E,那么就不能说F和E的发生事实是一个功能解释。举例来说,每当有闪电的时候总是伴随雷声,但是闪电不是雷声的原因,雷声也不是闪电的原因,同时,闪电与雷声之间彼此也不能解释对方的发生,解释它们发生的是大气层中的正负电子相撞现象。这个现象的模式如图6.1所示,这样的伴随情况就是假的功能解释。

图6.1 

图6.2 

图6.3

从图6.1所表示的情况出发,对功能解释持怀疑态度的人就进一步扩展这个假的功能解释的情况,他们认为功能解释中的倾向性性质也只不过是E发生的伴随物,这样一来,有第三个情况引起倾向性事实和E的发生,而倾向性事实并不能引起E的发生(如图6.2所示)。(www.xing528.com)

为了进一步证明对功能解释持怀疑态度者的论题,科恩以“花瓣关闭(E)是为了保护香味(F)”的事例进行了说明。每当夜幕降临,有些花的花瓣会关闭,它的一个功能解释是关闭花瓣可以保护香味(如图6.3所示)。可是为什么花瓣会关闭?是因为G(光亮减弱),而不是因为倾向性事实(若花瓣关闭则它有利于保护香味)的发生;倾向性事实也是由G引起的,具体过程是:G引起D(昆虫离开),D引起E,E有F功能,从而我们发现规律(E→F)。这说明在特殊的情况下,功能解释是假的。那么,什么时候功能解释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呢?或者说,功能解释的真实性依据是什么呢?

科恩认为,作为由历史记录、当前观察和由此进行的推导这三者所支持的后果概括,在历时性的情况下是真的,在共时性的情况下是假的。也就是说,功能解释在历时性的情况下是真解释,在共时性的情况下是伪解释。他举了一个自然界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长颈鹿长有长颈是为生存得更好”,在这里,长颈可以使长颈鹿的生存状况更好是一个倾向性事实,并且是一个历时性的经验证明之后的概括,所以,这是一个真解释。但是,如果为了回答为什么长颈鹿斑比(斑比是一个长颈鹿)长有长颈而提供的理由是:它长有长颈可以生存得更好,那么这就是一个伪解释,因为这是共时性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恩实际上强调倾向性事实的历史性检验,强调倾向性事实的历史重复性、习惯性和抽象性,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体经验或者某个具体的事件。他主张的倾向性事实是原理,是历史事实的总结和概括,这样的功能解释类似于假说的证实过程。功能解释的逻辑形式是前面的公式6.1,而假说的逻辑形式是公式6.4,我们把它们写在一起来比较看看。

公式6.1 (E→F)→E

公式6.4 如果p且q,那么r。

r,

所以p。

其中,公式6.1中的F是待解释项的功能,E是待解释项,E→F是倾向性事实;公式6.1表示:待解释项由倾向性事实来进行解释。在这里,没有第三个项G的出现,倾向性事实就可以解释待解释项的特征。这就是功能解释的逻辑图式。公式6.4中的p是假说,q是推理得以进行的其他有关依据(相关的科学原理、规则或者已知为真的事实等),r是结论(事实性陈述)。p相当于功能解释中的倾向性事实,被解释的现象相当于r,q则大致相当于解释的条件(历时性特征)。被解释一次,会加强倾向性事实的可靠性,但不能保证倾向性事实的必然性。同时,倾向性事实对被解释现象的解释真实性依赖于倾向性事实的历时性特征。如果用前面“长颈鹿长有长颈是为生存得更好”的例子来说明的话,p就是:长有长颈可以生存得更好,q就是:所有的长颈鹿都有p规律,r就是:某个长颈鹿(如:斑比)长有长颈因而生存得更好。r的每次为真都会加强p的真实性,但不能保证p必然真,因为q本身是一个归纳命题,是或然真。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功能解释的结构模型“(E→F)→E”中的“倾向性事实”(E→F)必须是真的,否则就无法保证这是一个真的功能解释,因为从假的前提可以推出任意的结论。例如,命题“如果2+2=5,那么雪就是黑的”和“如果2+2=5,那么雪就是白的”都是真的,并且它们都是逻辑上为真,即重言式。但是,这两个命题没有现实意义,因为前提是假的,从它可以推出矛盾来。在现代逻辑中,表达这个思想的公式是:(﹁p)→(p→q),也就是说:假命题蕴涵任意命题。因此,作为推理出发点的前提必须是真的。在功能解释中,作为前提的“倾向性事实”蕴涵待解释项,所以“倾向性事实”必须为真。我们看一个反例,“小张昨夜失眠,因为他傍晚喝了3杯咖啡”,这个功能解释的“倾向性事实”是:“如果小张傍晚喝3杯咖啡,那么他夜里就失眠”,但是,我们认为这个功能解释(至少有可能)是假的,因为“如果小张傍晚喝3杯咖啡,那么他夜里就失眠”这个“倾向性事实”(可能)是假的,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完全不可能发生小张傍晚喝3杯咖啡并且夜里不失眠的情形。另外,被解释现象E也必须是真实的,也就说,功能解释只解释真实存在的事物情况,不能解释虚假的情况。因为在公式(E→F)→E中,如果E为假,则不论F取什么值(真值或假值),公式(E→F)→E的取值就都为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