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九龄故事传说与许应华韩大猛摄影文集的精彩结合

张九龄故事传说与许应华韩大猛摄影文集的精彩结合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九龄纪念馆 Zhang Jiuling Memorial Hall张九龄,字子寿,广东韶州曲江人,是唐朝开元年间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名相,文学家、诗人。张九龄目光远大,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作为初唐诗坛大家,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于是他自任开路主管征集民夫开凿。中秋节赏月怀古 A bright Moon dur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梅岭 Meiling Mountain

张九龄故事传说与许应华韩大猛摄影文集的精彩结合

张九龄纪念馆(韶关曲江)
Zhang Jiuling Memorial Hall(Qujiang, Shaoguan)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广东韶州曲江(今韶关市)人,是唐朝开元年间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名相,文学家、诗人。张九龄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尽忠职守,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为“开元之治”、维护“开元盛世”做出了积极贡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可见其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被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张九龄目光远大,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他痛斥安禄山李林甫等奸佞所为,曾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然而不为玄宗采纳。后来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衰落。玄宗仓皇入蜀时,忆起九龄平生卓见而痛悔不已,唯有遣使祭奠故人。

作为初唐诗坛大家,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其诗作前期温婉淡雅,后期质朴遒劲,雄浑刚健。他的五言古诗,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文集《曲江集》留传后世,诗《感遇》12首,名列《唐诗三百首》第一,《望月怀远》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千古绝唱。(www.xing528.com)

开元四年(716年)秋,张九龄以秩满为辞,去官归养,回到岭南。他想为家乡办点实事,因对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深有感受,便向朝廷递状请开大庾岭路。当时岭南以沿海之利,海外贸易交通有了很大发展,广州已成为中外海上交通门户的大商港。开凿梅关古道,改善南北交通显得非常迫切。张九龄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于是他自任开路主管征集民夫开凿。他不辞劳苦亲自到现场踏勘,缘磴道,披灌丛。古道修通后,全长十几公里,路宽近17米,南北交通大为改观,造福子孙后代,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宋代大量移民南下,大庾岭路对他们来说是最便捷的通衢大道。

中秋节赏月怀古(广州番禺)
A bright Moon dur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Panyu, Guangzhou)

梅岭(韶关南雄
Meiling Mountain(Nanxiong, Shaogua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