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雄珠玑巷的历史与南雄州志《岭南前事》相关

南雄珠玑巷的历史与南雄州志《岭南前事》相关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玑巷是广府人及部分客家人共同确认的故乡,是进行祖先祭祀、宗法联络、历史研究、感怀抒情的地方。《直隶南雄州志》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自古以来,从岭南经大庾岭道通往中原必须经过南雄珠玑巷。两宋至元从南雄珠玑巷向珠三角各地的移民,来源是从唐朝、五代一直到宋末元初累积的岭北移民。

南雄珠玑巷的历史与南雄州志《岭南前事》相关

珠玑巷位于韶关南雄县城之北约10公里处,南岭大庾岭(梅岭)山脚下,北距江西大余县城32公里,是古代从江西经过大庾岭通道翻越南岭到达岭南的第一个大型居住点。珠玑巷的中心是一条长1500多米、宽4米多的宋代古街巷,珠玑巷地区是以大庾岭道上交通枢纽珠玑巷为中心,沿沙水及浈江两岸始兴、浈昌两县若干乡镇、村庄的总称。珠玑巷形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在宋代这里是南北水陆交通枢纽、高密度居住区、粮食高产区、货物集散地。岭南移民历史意义上的珠玑巷是指从宋朝到元朝200年间,以躲避战乱为主要原因从岭北越岭而来的北方各地中原人在珠玑巷地区经过数代生活经营形成珠玑文化,再分批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移民的历史过程。珠玑巷是广府人及部分客家人共同确认的故乡,是进行祖先祭祀、宗法联络、历史研究、感怀抒情的地方。

明朝岭南诗人黄公辅有名作《过沙水珠玑村》:

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已无故老谈前事,那得新闻访旧知。遥忆先人曾赋此,百年泰运又还期。

从大庾岭南麓直到南雄县城,道路两旁及周围是一片宽阔而平坦的良田沃野,君子向东南方伸展,大小红沙丘陵和黄土山冈绵延起伏,历来适宜种植花生、烟叶、豆类等经济作物,是盛产粮、油、烟、豆和林木柴炭的富庶地方。

《直隶南雄州志》载:

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堂。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自古以来,从岭南经大庾岭道通往中原必须经过南雄珠玑巷。《粤东简氏大同谱》载:“南雄州,自北方而至岭外者所必由,或偶旅焉,或久旅焉,吾宗之来有先后,以此故也。”唐开元年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道后在这条古道上的沙角村(即珠玑巷)设立沙角巡检,从此岭南与中原的交通更加方便,来往更加频繁。到了北宋时期金人入侵,靖康之乱、高宗南渡,中原战火不熄、社会动荡,这一时期,从中原迁到岭南避难的人更多,既有朝廷官吏文人商贾,也有平民百姓。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的经济发展,南宋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朝廷在广州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处于广州与江南贸易交通要道上的南雄珠玑巷盛极一时,仅巷内居民就多达千户,连同附近牛田坊一带五十七村,热闹繁荣。

两宋以前,岭南地区人口高密度区域分布的特征性表现是沿五岭南北界东西一线排开,从岭北迁来的移民,越岭后大多停留居住下来,并未继续南下,韶州、南雄到连州,在唐代是文化、经济都发达的地区。两宋至元从南雄珠玑巷向珠三角各地的移民,来源是从唐朝、五代一直到宋末元初累积的岭北移民。

唐朝时期由岭北(中原)向粤北及珠玑巷地区的移民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朝廷委派行政官吏和贬官流放。例如,六祖惠能父亲就是由范阳贬官到粤北成为本地居民。第二,大庾岭新路的开通促进了商人和贸易运输人员往来及定居珠玑巷地区。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新路,使崎岖难行的古道达到“有宿有息,如京如坻”的通行情况。新路开通以后,五岭南北交通距离大大缩短,把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连接起来,成为北上贸易和移民南迁的最重要的交通路线。阮元《广东通志》载,唐贞观十三年(639年)韶州管辖下的曲江、始兴、乐昌、翁源四县仅有6950户,40416口,到天宝元年已有31000户,168948口,户、口都增加到近5倍,这与大庾岭新路开凿之后移民的增加有关。第三,唐代安史之乱黄巢匪患制造了一些避乱岭南的中原移民。唐开元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使“中夏不宁,士子之流,多投江外”。由此引发的北人南迁亦波及岭南,《原化记》称安史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岭南。”[5]唐代晚期,黄巢匪军蹂躏大半个中国,历时十余年之久,演成十室九空、举目荒凉的惨景。“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6]一定数量的难民或从闽入嘉、惠,或从赣入南、韶,上述诸州、县,遭受兵燹战祸影响较少,因而成为难民休养生息的乐土。如孔子后裔孔闰,即为其时迁居南雄的北方难民。道光南海《孔氏家谱》序言称,唐散骑常侍孔昌弼“遭唐季河北多难”,“遂避地之粤”,迁居南雄。唐代迁入大庾岭路上交通枢纽珠玑巷的北方姓氏有何、孔、张、姚、黎、陈、卫、谭等。

五代十国南汉国统治岭南,此时由岭北(中原)向粤北及珠玑巷地区的移民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南汉国时期提高了南雄的行政地位。唐武后光宅元年(684年),从始兴县分置浈昌县,此为南雄设县之始,南汉乾亨四年(920年),在今南雄增设雄州,领浈昌、始兴二县。雄州的设立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第二,刘隐、刘䶮兄弟割据岭南,仿唐朝制度建立南汉国,社会相对安定,“府库充实,边境无虞”[7],刘隐、刘䶮兄弟主动吸引中原避乱的贵族、士人、百姓到岭南定居。有一些落户在南雄。民国《高要县志初编》载:荔林孔氏“避朱温篡乱,南迁南雄府保昌平林”。南海罗格房《孔氏家谱序》:“后遭唐季河北多难……始居南雄……”《区姓五代及北宋远祖记略》:“……至五代后梁太祖乾化年间,由金陵迁居广东韶州九曲岭……复迁保昌县……”欧阳修《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余氏也为闽人,五代之际,逃乱于韶。”

宋代由岭北(中原)向珠玑巷地区的移民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方志和家谱记载,北宋末年到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持续由岭北向珠玑巷地区移民。《新会乡土志》:“邑城尚书何坊族……因宋南渡,徙南雄。”南海《聂氏家谱》:“振乐翁随守南渡,莅任南雄始兴令……”《梁氏族谱序》:“……宋南渡时中原多故,有祖讳熙学者……流寓韶州南华寺,继迁南雄保昌沙水里珠玑巷。”高明《程氏族谱源流叙》:“未几金人入寇河南,程氏之子孙避乱四出……寓居珠玑巷。”顺德龙山《黎氏族谱》:“赵宋南渡时徙保昌珠玑巷……”石头《霍氏族谱序》:“云宋靖康时避狄难,于广之南雄珠玑巷……”佛山丛桂里梁姓,南海黎姓、梁姓,东莞刘姓,宝安沙井陈姓,高要砚洲李姓,等等,据族谱记载都是靖康、建炎间入迁南雄的。

第二,宋室流亡南迁,江浙军民数十万人浮海南下,江浙水路移民有不少在粤东沿海占籍而居,进入崖山的二十余万军民,大战之后损失惨重,余部匿入南海、东莞、新会、番禺诸县,反抗暴动不断,为免遭元军迫害托称南雄珠玑巷移民。

南雄珠玑巷成为数百年来进入岭南的人员物资的集散中心。《广东通志》记载:大庾岭去保昌县八十里,南雄州北至虔州大庾岭八十二里,沙水镇在保昌县东北三十里,宋嘉定中尝置沙水驿,后又置沙角巡司于此。据此计算,珠玑巷(沙水镇)南离县城三十里,北到大庾岭五十里,南安(今江西大余县)距大庾岭约十里。从江西南下岭南的人们,在大余上梅关,再走五十里到珠玑巷,正好一日脚程,因而珠玑巷为晨早出发薄暮时分驻宿之地。且珠玑巷的地势,是一片开阔的缓坡,可以歇脚宿营停放货物,此处驿站,正为一日脚程而设,朝廷也在此设立巡司。由岭南北上的人们,自南雄起程,到此三十里需要休息,如再上梅关,或恐日暮不能过岭,因而暂住。在这样适中的地点建立驿站,南来北往之客纷纷歇脚。《开平县志》卷二载,“由中原入广东必以珠玑巷停驿”。于是,与交通枢纽有关的各种行业顺势发展,珠玑巷就繁华起来了,成为南北的货物集散地和重要的商贸场所,客栈林立,商家栉比。据记载,珠玑巷最繁华时店铺超过千家。从盛唐开元而下,直到清末粤汉铁路修筑之前繁荣兴旺了1000多年。所谓“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

珠玑巷长期吸引岭北商贸运输人员以及躲避战乱人员从容有计划地定居。

珠玑巷自唐代开始形成驿站和居住点,到宋末开始珠玑巷大移民,期间经过了200多年,已经聚集相当数量的居民,而且社会稳定生活富裕,这些人有经商做工务农的,也有为官和从事教育的,总体而言珠玑巷居民主要是稳定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而非散户个体流民。

在宋朝有两次波及全国的大战乱,即金灭北宋战争和蒙古灭南宋战争,这两次战乱产生的难民是宋代从中原移居珠玑巷移民的主要来源。但是宋代珠玑巷移民却不是直接的战争难民,他们是战争难民经过在江西等地一段时间的调整稳定后,以家庭为单位有计划地向珠玑巷迁徙而形成的。首先,靖康之难的难民由中原逃到江淮,金兵追击南宋朝廷,难民再由江淮迁到江南,宋军与金军的主要战场在江淮,金军渡江分两路追击宋廷,一路追击宋高宗,从浙江直追到温州,另一路追击隆佑太后,隆佑太后则率领一部分人辗转在江西,最远到赣州。也就是说,靖康之难的战火和难民均没有直接越过南岭。而后南宋与金对峙80年,边境在大散关到淮河一线,中原大部分成为金朝领土,无法返回中原又难以在人口稠密的江南甚至江西定居的靖康难民,经过十余年或更长时间休整后,决定再向岭南移民时,已经有计划且从容很多,不再像战争发生时那样仓皇狼狈。其次,随着蒙古攻宋战争局面的恶化,岭北定居的人民再次大规模移居岭南避难,但是蒙古攻宋战争进行了45年,直到最后几年前战场一直在四川、荆襄、江淮一线,江南及江西人民避难岭南前有时间考虑和准备,因而多以家庭为单位,带有一定积蓄和目标移居南雄。直到1276年临安陷落后,蒙古军队才攻打到岭南,此时大量珠玑巷人民已经在过去上百年陆续南迁珠三角,因此,虽然蒙古军队攻入岭南在南雄一带造成战乱,波及百姓,但是已经形成的珠玑巷人口格局和已经完成的珠玑巷人民南迁没有太大影响。总之,由岭北因商业、生产、避难而大量移居珠玑巷,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有计划有准备的民间移民行动。

也正是基于这种连续而且稳定的迁徙方式,才形成大量的珠玑巷人民的家族记忆,并在明朝修谱兴盛时期纷纷以家谱的形式将这些记忆记录了下来。

《新会县乡土志》:“河塘家族,其先敦煌人……流散于闽。宋初,有容纱者为南雄保昌令,因留居南雄珠玑里……”“山冈梁族,入粤始祖于美,字才甫,灏之孙,宋大观中,官至中书侍郎,由山东郓州入广东,居始兴郡。子绍,进士,为广东提刑司干官,迁南雄珠玑里……”

《高要县志初编》卷三“荔林孔氏”:“唐散骑常侍孔昌弼避朱温篡乱,南迁南雄保昌平林,为孔氏入粤之祖。”

《吕氏迁徙广东纪》:“始迁广东一世祖仲卿,其父从简,来自河东,于宋雍熙甲申调官南雄别驾,继宋福建漳州府,转授福建漕运。秩满不仕,退居饶州槎平乡,适值烟岚瘴疠,复迁于南雄陵江沙水村居焉。”

新会苹岗《宋氏族谱序》:“夫宋氏谱所载讳开宗字肇雄号庾峰者……孝宗时随其父莅任广东保昌县署,日与士大夫游,悦其地山水之清秀与风俗之勤俭,爰卜筑珠玑巷内,以长育子孙……”

汝南第冈《周氏大宗全谱序》:“风冈翁妣娶管氏,恩授广东宣教,任满值干戈扰攘之际,就南雄郡保昌县沙水村珠玑巷而家。”

番禺古坝《韩氏族谱序》:“番禺古坝之韩,南渡之后寓会稽,世乡公相传官而谪广南者,因家南雄珠玑巷……”

岭南还有众多苏轼的后人。苏箕为苏轼第三子苏迨之子,在苏轼贬官路过南雄时生于珠玑巷,20岁入武举,经历抗金战争,为宋高宗南渡护驾,官至太尉,后告老回岭南,卒于白云山月溪寺,葬于摩星岭侧。

上面这些例子反映了官员家庭移民珠玑巷的情况,有如此多的官宦人家选中珠玑为归宿之地,可见珠玑巷不仅是避难之所,也是定居的佳处。

珠玑巷不仅吸引南下移民侨寓,而且也吸引岭南内部人民迁入。

明朝区庆云《定香楼集》:“顺德龙江黄氏,先为韶郡曲江人……徙南雄珠玑里……”

《区姓五代及北宋远祖纪略》:“远祖讳观昱字景和……由金陵迁居广东韶州九曲岭,迨高祖天福丙申,复迁保昌县之棉圃村。”按,棉圃村地近珠玑,此为由韶迁雄者。

新会《张氏族谱序》:“吾张民远祖九龄世居曲江,至五世纲,徙居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

《梁氏族谱序》:“讳格次子流寓韶州南华寺,继迁南雄保昌沙水村珠玑巷……”

以上反映由曲江北迁者的情况。曲江至珠玑近三百里,其中张九龄后人本世居曲江,亦北迁珠玑,由此可见当时经济繁荣的珠玑巷对远近人民的吸引力

《尹氏四谱纂修后序》:“祖讳烈,字武仲,南渡辅驾有勋,以茂方授官惠州海平尉,擢宰博罗,摄东莞,家焉。子四人……本支俊卿公,生二子,长春华,次即始迁祖也,讳春秀,字廷显,号见龙,娶汪氏。由东莞迁南雄……”

《冯氏族谱序》:“按冯氏系出北平龙城,五代时讳业者避地南迁,因即番禺而家焉。玄雄徙居南雄……”

鹤园《冼氏家谱》:“我房其先徙居南雄珠玑巷,即宋保昌县。咸淳末,保昌氏因事移徙。有讳衍深者率其族复还广州,居南海县扶南堡。”冼氏为岭南著姓,自六朝陈后,代有闻人,其先徙南雄,即由广入雄。

也有一些族谱记载了氏族在居住地与珠玑之间反复迁徙的情况。

《夏氏世系流源考》:“……时成谆九年,……祸及南雄珠玑巷,徬徨携眷逃走……得抵羊城。后思故土,命长子邦福夫妻复雄旧址,于今为盛。而公与四次子眷属卜居南海西隆堡大效乡。”夏氏在宋末南迁,元朝时又复迁珠玑,最后才全部南迁,其年在明万历间。

东莞大宁《谭氏族谱》亦记谭氏世居江西虔化(今江西赣南宁都县)西俊村,宋建隆元年避乱定居珠玑里沙水村,建隆三年(962年)回虔化,至景德二年(1005年)又再度迁珠玑里,其后于绍兴间迁东莞。

《叶氏族谱序》:“随稽南雄珠玑巷而来则有颙公之孙,讳行甫,居茶园,生六子,择地分迁,次祖仲亿同弟仲伸公迁南雄珠玑巷而居……”(www.xing528.com)

珠玑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南来北往必定驻足之处,带动了商贸、服务以及其他各业的兴旺,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吸引人们不断迁入。同时珠玑巷长期拥有安定的环境,历代移民,特别是宋室南渡入迁高潮的移民,多数是为躲避战祸而落籍珠玑巷及南雄盆地的。在南宋末之前,南雄一直保有相对安定的环境,北面险峻的岭峤,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战火远隔在北边。例如唐末黄巢之乱和以后一系列的战乱,又如宋室南渡之初,隆裕太后奔赣,金兵穷追,直到虔州,都始终没能越过南岭。在中原大乱时岭南是远离战火的世外桃源,而珠玑巷又是世外桃源中繁荣便利的地方。农业民族历来有安土重迁的传统,眷恋故土,即使因为战乱不得不逃亡,战争结束后多数人也会思量重返桑梓。在有可能选择暂时栖息地时,常要考虑回迁的方便,珠玑巷路途不远,交通方便,环境安定,成为岭北人民避难的首选之地。而珠玑巷广阔的拓展空间和较好的生存条件为大量移民生活提供了条件,从大庾岭沿山谷间的驿道走五十里,到达珠玑巷一带,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南雄盆地。南雄南北18公里,东西40公里,等高都在海拔200米上下,土地平旷,水网交集,而且有大量未垦殖的土地,北面又有连绵的大山和茂密的森林,可以提供户材桁梁、樵采薪刍。这块土地,大庾岭道开凿前一直地广人稀。据《晋书·地理志》载,始兴郡统曲江、桂阳、始兴、含洭、浈阳、中宿、阳山七县,相当于今日包括韶关、清远两市在内的整个粤北地区,全郡只有5000户。到了唐代以后,由于大庾岭的开凿,南雄地当交通要冲,人口密度相对会高一些,但也没有超过每平方公里25人。因此,有广大的空间可以生息、发展,可以吸引移民居停。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境。那些经历战乱、背井离乡、辗转迁徙的中原人民,越过大庾岭狭窄的山口,穿出弯弯曲曲的山间驿道,在薄暮时分来到珠玑巷,已经精疲力竭,在路边长满树木的平坡上停下来,随处歇息。一觉醒来,眼前豁然开朗,繁华的珠玑巷周围土旷人稀的平原、和平安宁的气象映入眼帘,绷紧多时的神经马上松弛下来。经过几天的休整联络,发现近处有大量土地未经垦殖,可以栖息、发展,就留下来,繁衍生息,成为世居人民。事实上,珠玑巷这个名称不单指巷内,不单指巷中的店铺千家,它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代表着附近的牛田坊五十八村,代表着整个南雄盆地。因为珠玑巷是驿道上入粤的第一站,必经的一站,最重要的一站,是珠玑巷周围居民的生活中心,大量人口就居住在巷内和附近,所以珠玑巷就成为整个地域的代称。

许多珠玑巷氏族后裔编写的家谱一方面强调他们来自北方,有纯正的中原血统,是“华胄之后”,另一方面又以珠玑为故乡,称之为“祖宗故居”和“七百年前桑梓地”。这样记载并不矛盾,来自中原的是远祖,说明珠玑巷后裔的血统和族源出处,珠玑巷为父祖数代生长世居之地,自然为故乡,祖居之地。

许多族谱明确记载了家族迁居珠玑巷的具体历史变革:

《开平乡志》:“谭碧陈族……其先世瑚迁福建龙溪,五传至文,由福建迁南雄,又三传至辉,族著南雄里,生谟,乾道时迁古冈之德行里。”——陈姓居南雄五世。

“狮子罗村,其先世室兆随宋太祖渡江讨叛,至广东南雄始兴县,遂家居焉,七代贵翁绍兴元年从南雄迁莨底,即今新会良溪也。”——罗村由北宋初至绍兴年间,居南雄已经150余年。

“塘浪扬族,其先世元通由江西吉水县仕于南雄,家焉,三传至心学,宋咸淳间因胡妃事迁居开平塘浪。”——三世居南雄。

“海心胡族,其先扶摇始居南雄珠玑巷,再传蒙祯迁居开平长沙洲……”——三世居南雄。

“北潭梁族……宋大观中由山东郓州入广始兴郡,子绍迁居南雄珠玑里,绍孙永保由南雄徙新会城内仓步巷……”——三世居南雄。

“潭边园谢族……其先景温宋元祐间徙居广东南雄,温孙才甫由南雄珠玑巷始迁于古冈州登明里豫富村,即今之开平谢边是也。”——三世居南雄。

《区氏五代及北宋远祖纪略》:“远祖讳观昱,字景和……至五代后梁太祖乾化年间,由金陵迁居广东韶州九曲岭,迨晋高祖天福丙申,复迁保昌县之棉圃村。……诗云:金陵避乱始南雄,犹有浈昌八代传。……因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始偕弟雷岩迁广州城烧鹅巷焉。”——自五代初至北宋末居于粤北二百二十年,人更八世。

《高要县志初编》卷三:“桃溪何氏……三十二世至昶为后晋御史参军……予迥偕其弟迈徙居南雄珠玑巷,又阅十二世至秘,生五子日琇、日琛、日珃、日瓒、日琪。其后琇留守保昌守宗祀,琛官承事郎,子人鉴徙居番禺沙湾,瓒迁新洲,琪迁循洲……”——何氏居南雄十四世三百多年,犹留长房守宗祀。

《郑氏司农谱序》:“至五十六世郑侠……于神宗熙宁元年,次子荣茂迁居广东南雄府保昌县沙水村。至六十二世,所生湛露公,生清溪、清溲、清濂、清泗、清淮兄弟五人,至宋度宗咸淳九年癸酉正月甲子夜,避胡妃之厄,至古冈州洒冲乡水溺村居焉。”——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至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共二百零五年,传七世。

《香山县志》:“(隆镇)涌边曾族……六十一传先世季青,因避乱徙居保昌县珠玑巷,传至汝富,历六代,如邀游来香山,止于涌边乡,遂家焉。”——居南雄六世。

《香山县志》:“永厚蔡族……传至七世祖积厚恒兆,迁居广东南雄州……传至六世祖思添,由南雄迁居香山永厚乡。”——居六世。

花县平山村《江氏族谱序》记其族自五胡乱华时入居珠玑巷,至黄巢乱后“遂蒙上官下令,而行迁徙之法……自南雄而入广州……”——这一族自西晋末至唐代,居南雄近五百年。

文楼《吴氏始祖开基实录》记其先人居南雄七世,“以宋咸淳年间自珠玑里至广州城”。

顺德龙山《黎氏族谱》:“赵宋南迁时徙保昌珠玑巷,咸淳间又徙南海……”

还有很多无法确定在南雄珠玑巷世数,而以珠玑巷为原籍的宗族:

《香山县志》:“麻子陈族,始祖贵卿,原籍南雄珠玑巷,咸淳十年因避难徙新会,转徙香山……”

“(榄镇)邓族,始祖文裕,其先南雄珠玑巷人,后徙顺德甘竹乡……”

“(隆镇)申明亭乡杨族,始祖伟准,原籍南雄珠玑巷人……”

“(隆镇)龙头环侯族,始祖裔轩,原籍南雄府珠玑巷人,明末从军来守香山,遂居焉。”

南海《鹤园陈氏族谱》记:“张世隆,字普济,宁宗朝进士,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原南雄宝昌人,始居龙江。”

台山上川房《甘氏族谱序》:“吾祖则迁居南雄,家传世居南雄珠玑巷,盖有以也。”

中山左起埗头《孙氏族谱序》:“不知曾几何时,而衍于南雄府珠玑巷聚族而居,讵料咸淳年间因胡妃之难,各姓夜窜潜处,我祖常德公不得已越东莞而住沙头……”

石头《霍氏族谱序》:“……一云靖康时避狄难于广之南雄珠玑巷,或曰秦时徙中国民五十万填实南粤,我祖从徙,遂世为南雄人,二说未知孰是。”——几时迁入无从考证,世居珠玑却是确凿的。

《司徒氏族谱》:“我司徒氏,祖居南雄珠玑里,自北宋以前谱帙残缺,莫可考证,至宣翁值有宋南渡,中原多寇盗窃发,自南雄迁居广东广州城,是一世祖矣。”[8]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这是许多家谱的序言中常常提到的话。宋代欧阳修编写了《欧阳氏谱图》,这个族谱与苏洵所编的《苏氏族谱》,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它们修谱的体例,成为后代家谱的基本定式,即家谱中有谱序、谱例、世系图、世系录、先世考辨等。元明以后家谱的谱例,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发展,形成一套成规,增加谱论、像赞、族规、家训等。欧阳氏的家谱从欧阳修后,元、明、清及民国,各地都有修撰的,约有数十种。

珠玑巷移民的家谱多是明代开始编撰的,采用欧体、苏体的均有。家谱就是家族的史书,是宝贵的历史文献。也有学者对一些家谱认某位久远的同姓名人为先祖表示质疑,殊不知宗法制是华夏文明伟大的一个因素,每个姓氏都可以追根溯源,正因为有宗法制度,华夏人即使因战乱流亡一两百年,已经无法厘清自己的家族历史,仍可以在稳定后与战乱前的祖先通过家谱的形式恢复连续性,这就是认祖归宗。其中存在无法确定祖先延续关系而以某位数百年前出名人物为先祖的情况,但不能简单以冒认祖宗评论,这是在现有依据无法做出准确的一致性认定的情况下的认同行为。珠玑巷后裔各氏族编写了数千套真实记述家族数百年子孙世系传承的家谱,由于中国古代长时间采用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权制度,一般不承认民间力量对文明和人民的稳定作用,基本上把家谱看成民间文化。

每一份家谱就是每一个家族的史书,是每一个家族团结发展的力量来源,珠玑巷南迁后裔及客家人族谱之密集庞大,珠玑巷宗祠之密集辉煌丰富为中国之最。

【注释】

[1](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宋)李纲:《建炎时政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

[4]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5]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6](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8]南雄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编:《南雄珠玑巷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