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文化:传承自信,开放超越,恢弘宏大

明文化:传承自信,开放超越,恢弘宏大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家的印象中,明朝和清朝是闭关锁国的,因此明清的文化,都是封闭保守的文化。到成祖时代,以他的自信与气魄而开创的明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开放和恢弘的特征。在这样政治背景下形成的明文化,必然具有宏大而开放的特点。明代文化开放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于传统思想禁锢的突破,是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明文化:传承自信,开放超越,恢弘宏大

在大家的印象中,明朝清朝是闭关锁国的,因此明清文化,都是封闭保守的文化。其实这种说法是沿袭了过去对明朝历史的误解。历史上的中国为什么闭关?一是统治者不了解世界,妄自尊大;再有就是为了保护自己,防止外部侵扰。可是明朝自从建立起就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到成祖时代,以他的自信与气魄而开创的明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开放和恢弘的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当中,没有人能比成祖做的大事更多。他修建了北京城垣、宫殿和陵墓,并且迁都北京,疏通漕运、修《永乐大典》、设奴儿干都司、设哈密卫、开设贵州、封赏西藏僧人、安南内属、派郑和出使西洋等等。他还亲自率师五次北征,最后死在回师途中。在外交政策上,明朝以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热衷于政治万国臣服的独尊。这也确实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尤其是郑和下西洋以后,出现了各国争相来华的盛况。这些国家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类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中国风采的各国君主贵族;一类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的商人。

永乐三年(1405年),由于贡使日多,朱棣下令重置洪武中废罢的市舶司。为了与各国来人交流,同时还设置了四夷馆,专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后世对于永乐时代评价超越太祖“治隆唐宋”,而赞为“远迈汉唐”。在这样政治背景下形成的明文化,必然具有宏大而开放的特点。(www.xing528.com)

明朝万历以后,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当时最有名的西方传教士是利玛窦。西方传教士不仅在各地传教,建教堂,而且吸引了许多人,包括高层官员和士大夫家庭受洗入教。明朝礼部尚书徐光启等人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西方科技和文化著作。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万历中利玛窦在南昌应建安王要求,辑译西方格言而成《交友论》,为其作序的冯应京、瞿汝夔、陈继儒都是当时士大夫代表人物。此书刊行,不胫而走,成为流行一时的畅销书。利玛窦死后,神宗把一座庙宇赐给他建成墓地。这都让我们感到,明朝对于西方文化的接受不是个别的而是全社会的现象。

明代文化开放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于传统思想禁锢的突破,是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晚明的民歌时调,几乎都是些情歌。一个歌曲流行,不分男女老少,顷刻间唱遍大江南北,就连乡间的茶楼酒肆都能听到这些歌声。说书人不仅说故事,还要评议政治。晚明时代一个与妓女相爱的士子,不仅得到了当时士大夫们的赞扬,而且他的家人也愿意请当时的名士为这个妓女写传,载入家族的文献中。更不要说晚明的秦淮河已经成为东林子弟和复社精英们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这种开放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与当时社会转型的变化是一致的。所以明史学家王毓铨先生曾经说:“不是政治,倒是商业和商品生产逐渐地摧开了封闭的凝固的自然经济结构,破除了贱商的政策和习俗,打破了传统的等级,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从此各地商帮会馆也成了举子的旅舍,商人成了许多地方文化事业的经济支持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