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卡耐基经典读本:巧妙沟通、获得尊重

卡耐基经典读本:巧妙沟通、获得尊重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趾高气扬地命令他人,只会让他人反抗,即便他也能认识到你的命令是出于希望他能改正错误的目的。可见,我们千万要避免趾高气扬地命令他人,而应改用温和的语气建议,这样效果好得多,接下来是我自身的一个故事。所以,如果你是一名聪明的领导,如果你想说服他人,那么,你就要掌握第四项原则:永远不要趾高气扬地命令别人,以建议或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

卡耐基经典读本:巧妙沟通、获得尊重

趾高气扬地命令他人,只会让他人反抗,即便他也能认识到你的命令是出于希望他能改正错误的目的。相反,用建议代替命令,不仅能保住对方的尊严,也能让对方改正错误,并乐于与你合作。

首先,我们来举一个反面的例子:

我曾经听过宾州的一位教师唐·桑塔瑞里说过一个故事:

有天,一位老师在来到学校后发现有学生把车停在了错误的地方,挡住了别人的路。他气势汹汹地冲进教室喊:“是谁的车子堵住了通道口?”见底下有人回应后,他又立即呵斥:“马上把你车子从那里挪开,不然我就叫拖车了。”

将车停在了通道口,堵住别人的路,这确实是这位学生的过错,教师批评学生也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直接命令的方式,让这位学生对老师心存不满,甚至导致其他的学生也开始经常故意捣乱,让老师为此困扰。假如这位老师能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件事,结果又如何呢?他可以态度温和地说:“打扰下,请问通道里的车是谁的呢?能不能麻烦挪一下,好让别人顺利通行。”相信委婉的说法更能让学生接受,也就不至于让学生那么生气了。

可见,我们千万要避免趾高气扬地命令他人,而应改用温和的语气建议,这样效果好得多,接下来是我自身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因为机缘巧合,我十分荣幸地与资深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尔小姐共进晚餐。席间,我们讨论到了我现在正在写的这本书,于是就有了“如何与人相处”这一话题。

她告诉我一件事:以前,她在为欧文·杨写传记的时候,需要对杨先生进行一些了解,所以,她访问了三个曾与杨先生一起工作和合作的人。他们都说,他们从未见过杨先生用命令的口吻和谁说话,而只是建议。比如,欧文·杨不会说:“你去做这个,去做那个”或者“别这样做,别那样做”。而是说:“你可以考虑一下这样……”或者“你觉得这样执行怎么样”。当他的秘书将起草好的信和文件交给他时,如果他不满意,他会说:“也许你这样写更妥当些。”他从不指使助手做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www.xing528.com)

这种方法其实不但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很多商业活动中,也被广泛运用。我们来看一下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家小工厂经理依安·麦克唐纳的经历:

这是一家小工厂,主要生产精密仪器,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接到一个大的订单很难得。

一次,他们终于获得了这样的机会,但是买方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要在限定日期内交货,这个要求本是无可厚非,然而,麦克唐纳所在工厂最近的生产任务都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了,要想临时加进去一项生产任务,还要准时交货,确实有难度。

然而,这是个大订单,必须要接下来,所以,他将工人们召集到了一起,把事情的详细情况说了一遍,然后便开始提出问题。

“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处理这批订货?有没有人能想出其他办法,看我们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赶出这批订货?能不能找出什么办法调整一下个人的时间或个人分配的工作,从而加快生产进度呢?”

从头到尾,麦克唐纳都在询问工人们的意见,一点命令的意味都没有,被这样尊重,工人们也都积极发言,并坚持接下订单,他们告诉麦克唐纳一定能做到,结果他们真的接下订单,并如期交了货。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聪明的领导,如果你想说服他人,那么,你就要掌握第四项原则:永远不要趾高气扬地命令别人,以建议或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