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提升学生原创能力的教学方法

有效提升学生原创能力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足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江泽民同志指出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足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从人类祖先筚路蓝缕的开辟到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从金字塔、万里

有效提升学生原创能力的教学方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足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江泽民同志指出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足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素材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从人类祖先筚路蓝缕的开辟到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从金字塔、万里长城的雄浑到穿越苍穹的火箭宇宙飞船,从古拙质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到美轮美奂的雕塑、绘画、诗歌音乐……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步一项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通过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人类社会正是因为有了先人们的创造才能不断地进步,从石器时代逐步进入到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人类也正是因为自身的创造活动而不断地提升着生命的价值。通过对人类创造史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创新或缺少创新活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将衰落直到消亡;我们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才可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在思维运动中,创造主体受到某一事物启发,诱发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个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就是“原型”。鲁班见到锯藤草而发明锯条;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看到一儿童吹葱管而受到启发,用葱管插入尿道,把尿从病人体内吸出来,挽救了尿潴留垂危的病人。锯藤草、葱管就是“原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某些知识作为原型,引发学生的新思维。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模式)时,把“中国模式”作为原型启发,进而引出“苏联模式”,把它们整合,形成“社会主义模式”的概念(如中国模式、苏联模式);由此继续进行原型启发,对应出资本主义模式(如英法模式、美国模式、德俄模式、日本模式、亚非拉模式),这样把思维拓宽拓深。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能有启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自己掌握或正在掌握的历史知识作为原型启发,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模仿是以某一原型为参照进行变化创新的方法。比如毛泽东模仿“山大王”朱孔阳与官兵周旋的方法“不需能打仗,只需会打圈”,创造了“十六字游击战术”。洪仁玕、李秀成面对江南大营的围困,模仿“围魏救赵”之术,确定“向湖杭虚处力攻其背,彼必返救”,声东击西,分江南大营的兵势。这些都是模仿创新的典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模仿法,在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方法上或者功能上予以模仿创新。从而开发创造潜能。如我在综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时,启发学生变换角度模仿,得出新的结论:a.内容模仿: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变化看近代进程(涉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b.结构模仿: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看历史环境的作用(涉及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一战“春天”);c.功能模仿:从民族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看历史的影响(涉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当然,原型模仿不是目的,只是激发创意的手段,在教学中切忌把不能进行原型模仿的知识牵强附会。(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