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54-1987年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1954-1987年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4—1987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整党领导小组办公室。1956—1957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政法工作部。(四)全宗档案接收数量中共榆林县委临时机构全宗档案接收明细表续表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档案数字化拆后重组的“新案卷目录”所附零散档案移交接凭证,分类清点登记。1957—1958年,全党开展整风、“反右”运动。1968—1972年,贯彻执行中央“

1954-1987年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一、全宗来源简况

(一)全宗构成者形成和职能

1.全宗构成者形成

(1)1954—1958年、1971—1981年,中共榆林县委先后设立审干领导小组办公室。

(2)1956—1962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肃反领导小组办公室。

(3)1957—1961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整风领导小组办公室。

(4)1960—1961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三反”领导小组办公室。

(5)1960—1962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精简委员会办公室。

(6)1961—1962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甄别领导小组办公室。

(7)1962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反对商品“走后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8)1963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宣传贯彻《婚姻法》办公室。

(9)1963—1964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五反”领导小组办公室。

(10)1963—1966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1)1970—1972年,榆林县革命委员会设立贯彻“三五六”号文件领导小组办公室。

(12)1971—1972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三批一清”办公室。

(13)1977—1979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一批两打”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14)1978—1980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落实政策办公室。

(15)1978—1979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右派摘帽办公室。

(16)1979—1980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法制教育办公室。

(17)1980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

(18)1982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办公室。

(19)1984—1987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整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56—1957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政法工作部。

(21)1956—1961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财贸部。

(22)1957—1958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文教部。

(23)1957—1958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工业交通工作部。

(24)1956—1959年,中共榆林县委设立生活福利支部。

注:全宗构成者形成,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榆林市档案馆全宗名册》划分情况,按照成立时间顺序,临时机构排列在前,职能部门排列在后。

2.全宗构成者职能

中共榆林县委临时工作机构是榆林县委阶段性中心工作的办公机构。

(二)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

1.中共榆林县委审干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中共榆林县委肃反领导小组办公室

3.中共榆林县委整风领导小组办公室

4.中共榆林县委“三反”领导小组办公室

5.中共榆林县委精简委员会办公室

6.中共榆林县委甄别领导小组办公室

7.中共榆林县委反对商品“走后门”领导小组办公室

8.中共榆林县委宣传贯彻《婚姻法》办公室

9.中共榆林县委“五反”领导小组办公室

10.中共榆林县委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1.榆林县革命委员会贯彻“三五六”号文件领导小组办公室

12.中共榆林县委“三批一清”办公室

13.中共榆林县委“一批两打”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14.中共榆林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

15.中共榆林县委右派摘帽办公室

16.中共榆林县委法制教育办公室

17.中共榆林县委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

18.中共榆林县委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办公室

19.中共榆林县委整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中共榆林县委政法工作部

21.中共榆林县委财贸部

22.中共榆林县委文教部

23.中共榆林县委工业交通工作部

24.中共榆林县委生活福利支部

(三)全宗管理机构和档案数量

中共榆林县委临时机构全宗档案明细表

续表

续表

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案卷目录分类清点登记,案卷目录为档案数字化拆后重组的“新案卷目录”。

(四)全宗档案接收数量

中共榆林县委临时机构全宗档案接收明细表

续表

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档案数字化拆后重组的“新案卷目录”所附零散档案移交接凭证,分类清点登记。

二、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

(一)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县委或县委阶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党的阶段中心工作。

2.按照县委或县委阶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参加党的阶段中心工作。

3.按照县委或县委阶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水平,掌握政策界限,办理业务工作。

4.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总结阶段中心工作情况,搞好经验总结汇报和情况通报,促进阶段中心工作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二)全宗构成者主要活动

1954—1959年,开展内部审干、肃反运动,按照党政机关、文教事业单位、工商企业、民主党派分批进行审干、肃反。审定肃反对象,实行逮捕法办、群众监督管制、劳动改造;审定一般历史问题者,做出结论和限制使用。

1957—1958年,全党开展整风、“反右”运动。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大鸣大放”和反对右派言论,划定右派分子和下放劳动改造;在农村开展整风运动,说理斗争“坚持资本主义立场”的富裕农民,逮捕和劳动管制“四类”分子。

1959—1961年,开展群众性的整风、整社运动,反右倾思想和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在县级党政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部分生产队深入开展“新三反”运动,整顿基层组织和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规章管理制度。

1960—1962年,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精简工作,下放干部职工、城镇非农业人口、干部职工家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

1960—1962年,开展“三反”运动,反对贪污盗窃、铺张浪费、官僚主义,提高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清理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阶级敌人,纯洁党的组织。(www.xing528.com)

1961—1962年,开展甄别工作。对1958—1961年批判和处理的县、公社、农场领导干部和农村不脱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复查和甄别,对定性不准和错误处理的人员予以重新认定和处理。

1961—1962年,开展内部肃反运动,重点对1958年后参加工作的干部职工和过去肃反不彻底的人员排查,查清一些历史问题和取消一些重大反革命嫌疑,分别做出结论。

1963—1964年,开展“五反”运动,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增产节约,反对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行为。

1968—1972年,贯彻执行中央“三五六”号文件精神,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行为,进行领导班子组织、思想革命化建设

1971—1972年,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实行“三批一清”,批判极“左”思潮、资产阶级派性、无政府主义,清查“五·一六”分子。

1971—1974年,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榆林县对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组织和思想革命化建设中接受审查干部做出结论和定案处理。

1974—1980年,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榆林县由县委组织部门主要承办审干工作,落实干部政策,纠正冤假错案。

1977—1979年,根据中央“抓纲治国”方针,开展“一批两打”运动,揭批“四人帮”以及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打击阶级敌人破坏和资本主义势力进攻,清查反革命分子及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分子。

1978—1980年,落实中央政策,开展平反冤假错案,重新安排精简干部工作、工人复工;开展社教、“文化大革命”运动冤假错案的复查纠正和“四类分子”普遍摘帽。

1979—1980年,榆林县开展法制教育、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党员干部法制观念、思想政治水平。

1982年,榆林县开展地、县、城关镇综合治理社会治安试点工作,整顿社会治安秩序。

1984—1987年,按照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榆林县开展县委机关整党试点和县、乡、村分批整党,“学、摆、查、改”思想、作风问题,进行党员登记。

(三)档案文种名称列举

1.审干工作

领导小组、审干委员会、审干办公室会议记录及工作总结,审干排队审查结果、基本情况统计,审干、整风、肃反补课工作总结等。

2.肃反工作

肃反工作规划、安排意见、总结报告,县委五人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记录,肃反政策文件汇集、运动判定结论、统计报表等。

3.整风工作

整风运动总结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记录等。

4.“三反”工作

“三反”工作安排、总结报告,“三反”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记录,统计报表等。

5.精简工作

精简工作会议记录、计划安排、总结报告,精简、退职干部职工请示、批复,精简、退职干部职工证明书及返乡介绍信存根等。

6.甄别工作

办公室会议记录,甄别工作总结报告、情况通报,统计报表等。

7.反对商品“走后门”工作

工作安排、复查补课、总结,办公室会议记录,商品“走后门”界限划分等。

8.宣传贯彻《婚姻法》活动

宣传贯彻《婚姻法》活动安排意见、情况反映、调查和总结报告等。

9.“五反”工作

“五反”工作安排、指示、通报、总结,领导小组、办公室、专案工作、城市社教会议记录,案件处理、涉案人员退赔情况登记,统计报表等。

10.清理工作

清理工作安排意见、总结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记录,有关人员政治历史问题调查、查证及定性处理报告、批复等。

11.贯彻“三五六”号文件工作

贯彻“三五六”号文件的意见、通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记录,重点打击对象、两大犯罪案件统计报表等。

12.“三批一清”运动

中、省、地领导讲话、报告,基层单位运动情况反映,案件检举、揭发、证明材料等。

13.“一批两打”工作

工作总结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政策会议记录,重点人员查实情况、解脱处理情况,“一批两打”运动案件统计报表等。

14.落实政策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记录,平反冤假错案人员登记,精简干部重新安排工作、办理退职、补发工资、生活困难补助,地、县组织部门及县委摘帽办公室对有关问题的复查、批复,县计委对工人恢复工作的批复等。

15.右派摘帽工作

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工作总结报告,摘帽右派分子安置工作的通知、意见,右派分子改正、安置情况登记表等。

16.法制教育工作

会议记录、工作简报,整顿社会治安秩序情况统计报表等。

17.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会议记录、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党员状况调查等。

18.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工作

地、县、城关镇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各试点单位工作总结、情况反映等。

19.整党工作

整党工作安排意见、总结报告,整党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记录,县委机关整党试点、县级机关单位整党、乡镇及企事业单位整党、村级整党有关文件材料等。

20.政法工作部工作

政法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法律和政法宣传工作的总结等。

21.工交部工作

工交工作安排、总结,党团组织、干部职工人数、工业产值统计,部务会议记录,工业发展规划,组建工业企业批复,企业干部登记等。

22.文教部工作

文教工作会议、部务会议记录,中小学党团员统计,文教支部工作、扫盲工作报告,文卫总支及各支部往来公文等。

23.财贸部工作

财贸工作会议、部务会议记录,财贸工作计划、总结,私改工作情况统计、公私合营企业工资改革,财贸商业系统机构合并等。

24.生活福利支部工作

党员干部登记,党支部工作安排、报告、总结等。

三、检索查阅注意事项

(一)检索注意事项

1.全宗可使用的检索工具

案卷目录、全引目录。

2.机读目录和手工检索工具条目的数量

2015年,制作1266卷档案的机读目录10769条,取代手工检索条目。

3.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画幅数量

2015年,完成数字化扫描画幅3645页。

(二)查阅注意事项

1.档案鉴定的情况,未见记载资料。

2.档案全宗划分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其中永久档案310卷,长期档案961卷,短期档案380卷。

3.档案内容向社会开放的情况,未见记载资料。

4.馆藏档案全宗号对照:1990年6月编《榆林市档案馆全宗名册》,中共榆林县委员会内设机构全宗号X1—(7—27);2014年3月编《榆阳区档案馆数字化项目编号》,中共榆林县委各临时办公室全宗号X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