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观性原则的有效运用

直观性原则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其三,语言直观。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其二,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三,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直观性原则的有效运用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一般来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其一,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其二,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实物直观虽然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往往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使用;模像直观则能够有效地弥补实物直观的缺憾,特别是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模像直观的范围更加广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结构,都能够借助某种技术手段达到直观的效果。其三,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与前两种直观相比,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也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www.xing528.com)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其一,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其二,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来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不能为直观而直观。其三,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直观给予学生的是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如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