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极简古罗马史:反思暴君提比略的执政方式

极简古罗马史:反思暴君提比略的执政方式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比略就是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考虑再三,提比略放弃了连任5届护民官的特权,选择了自我放逐。但当上皇帝之后,提比略还是尽了一个元首应尽的职责。在继承人问题上,提比略的处理方式也不得人心。23年,提比略的儿子不幸去世,使提比略再次萌生了隐居的念头。塞亚努斯利用提比略的多疑,多次诬陷议员们背叛祖国,陷害了许多人。不久,元老院召开会议,宣读了提比略的一封信,然后以阴谋夺权罪将塞亚努斯就地正法。

极简古罗马史:反思暴君提比略的执政方式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有人觉得它的形状像树叶,有人则认为它像开心果,还有人说它像海星……看水果如此,看人也一样。面对同一个人,只因为立场不同,有些人认为他是个好人,有些人却认为他十恶不赦。提比略就是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

提比略即位之后,沿袭了屋大维的成例。在政治上,他拒绝了“祖国之父”等荣誉称号,仿效共和时期的做法,事无巨细亲自向元老院报告,还经常到法庭监督审判,以防法官贪污受贿;在经济上,他削减了公共娱乐的开支,厉行节约,并以身作则,同时积极发展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在军事上,他精兵简政,从不轻易对外用兵;在社会舆论方面,他提倡言论自由……他的统治为罗马积累了丰厚的财富,让人民过上了20年的和平生活,可就是这样一位在内外事务上都有些成就的君主,却落得一个“暴君”的恶名。

任何人都有两面,都有优缺点,皇帝也不例外,看待历史人物,既不能溢美也不能掩恶,否则就是扭曲历史。深入提比略这位“暴君”的内心世界,我们就能理解他,并且知道“暴君”是怎样“炼”成的。

提比略出身于显赫的克劳狄家族,他的父亲克劳狄·尼禄担任过恺撒财务官。恺撒遇刺之后,罗马国内一片混乱,为了逃避仇人的追捕,年幼的提比略跟随父母东躲西藏,因为困苦和忧患变得既胆怯又忧郁。后来,母亲莉薇娅改嫁屋大维,提比略与弟弟德鲁苏斯成了屋大维的继子。此后不久,他们的生父克劳狄·尼禄就病逝了。

好在屋大维是祖母抚养长大的,对儿时没有母亲呵护的经历记忆犹新,不但接受了他们,还对他们疼爱有加。

如果屋大维始终将提比略视如己出,也许提比略会平平淡淡地走完这一生。可是,位于权力中心的屋大维,身边难免有权力之争,也正是权力令他的感情天平开始倾斜,让原本有些忧郁的提比略变得更加封闭。

屋大维很早就开始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了。在女婿玛尔凯路斯中毒身亡后,屋大维选中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女婿马库斯·阿格里帕,用心爱护他、栽培他,甚至把他的儿子抱来亲自抚养,希望把他们也培养成接班人。

谁知马库斯·阿格里帕竟然意外战死,当时他的孩子都还年幼,因此屋大维把目光转向了两个继子。于是,提比略成了朱莉娅·恺撒里丝的第三任丈夫。

基于这段政治婚姻,屋大维为提比略兄弟创造了许多建立军功的机会。提比略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屡立战功,在小有名气之后还出任过财务官、大法官和执政官等职务,公元前6年,他还获得连任5届护民官的特权。

然而,随着屋大维亲自抚养的那两个男孩逐渐长大,屋大维生出了罢黜提比略之意,尽管这两个男孩在他自己和元老院的议员们眼中都显然不具备帝王之才。这一点让提比略非常难过,不是因为可能失去权力,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屋大维而言终究是个“外人”。考虑再三,提比略放弃了连任5届护民官的特权,选择了自我放逐。

直到屋大维的3个外孙一一离开人世,提比略才被召回罗马,成为屋大维的继承人,而这时他已经隐居了10年。又过了10年,屋大维去世,年过半百的提比略终于成了罗马帝国的第二任元首。由于几经周折才成为继承人,所以他在即位时并没有感到喜悦,反而觉得十分麻木,甚至有些厌恶元首这一身份。可以说,提比略的统治是在不情愿之中开始的。

但当上皇帝之后,提比略还是尽了一个元首应尽的职责。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罗马变得既稳定又富强。不过,对一般的罗马人来说,没有了公共娱乐、战利品和凯旋仪式的生活难免有些乏味,再加上提比略个性深沉、喜怒无常、待人严苛,明显比屋大维吝啬得多,所以他没能受到臣民的普遍爱戴。

臣民的这种态度,让始终努力与臣民搞好关系的提比略变得更加阴郁,他总是怀疑有议员反对他,而且鄙视议员们的谄媚行为,因此许多议员都开始与他为敌。

在继承人问题上,提比略的处理方式也不得人心。按照屋大维的遗嘱,提比略只是一个过渡,接下来继承元首之位的人应该是与屋大维有血缘关系的日耳曼尼库斯,可是日耳曼尼库斯在提比略即位5年之后就死了,而对于此事,提比略难逃干系。(www.xing528.com)

日耳曼尼库斯是屋大维的姐姐屋大维娅之孙,也是屋大维的外孙女大阿格里庇娜的丈夫,与大阿格里庇娜生有9个子女,其中有6个长大成人。屋大维生前曾让提比略收日耳曼尼库斯为养子,分明是有意让他继承元首之位。18年,提比略派日耳曼尼库斯去处理帕提亚事务,但是叙利亚行省总督皮索对日耳曼尼库斯多方掣肘,第二年日耳曼尼库斯就死了。临死之前,他认定是皮索毒害了他,要求家人为他报仇。于是,大阿格里庇娜控告皮索谋杀了自己的丈夫。随后,皮索被召回罗马,却在审判过程中自杀了,以致死无对证。由于皮索是提比略的心腹,因此有人认定日耳曼尼库斯被杀一案的主谋是提比略。

大阿格里庇娜认为自己身上流着屋大维的血,一向看不起提比略,这时也认定提比略有谋害自己丈夫的嫌疑,因此组成了反提比略同盟,要求严惩真凶。提比略没有给予直接反击,帝国的统治依然顺利地进行着。

23年,提比略的儿子不幸去世,使提比略再次萌生了隐居的念头。在亲人反叛、痛失儿子的煎熬中度过4年之后,他终于再次离开罗马,隐居在坎帕尼亚的卡普里岛。

虽然隐退了,而且已经68岁,但是提比略并没有放弃权力,他通过书信与元老院来往,还指定近卫军长官塞亚努斯为他在罗马的代理人,以维持罗马的运作。此后,他再也没有回过罗马。

塞亚努斯利用提比略的多疑,多次诬陷议员们背叛祖国,陷害了许多人。30年,又是在塞亚努斯的运作下,大阿格里庇娜派被扣上了图谋不轨的罪名,大阿格里庇娜及其女儿小阿格里庇娜、长子尼禄被流放,次子德鲁苏斯被监禁在皇宫里,三子卡利古拉则被寄养在祖母家。那些支持和同情大阿格里庇娜的人也受到了牵连。人们因此对塞亚努斯恨之入骨,也更加畏惧提比略。

不过,31年,遥控罗马的提比略就撤了塞亚努斯的职,任命马克罗为新任近卫军长官。不久,元老院召开会议,宣读了提比略的一封信,然后以阴谋夺权罪将塞亚努斯就地正法。除了塞亚努斯,还有60多名互相倾轧的议员被杀,而其中大部分罪有应得,只有寥寥数人让人觉得有失偏颇。但也正因为如此,提比略才变得恐怖起来,成了“暴君”。

此外,提比略在卡普里岛上的私人生活也被当时的一些历史学家描绘得淫秽不堪,以至于在此后的1000多年里,提比略都被定位成一个既暴虐又好色的人。

不管怎么说,从史料来看,在提比略当政的23年里,罗马都没有出现过大动乱,只有一些对他个人品行的诟病,而这一点无疑也从侧面证明他把帝国治理得太好了,以至于那些爱追求“新闻”的人没了话题,只好拿他的一些私事进行炒作。此外,他任由攻击他的流言满天飞而不进行报复,也践行了他“言论自由”的主张,这一点,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暴君能够做到的。

【相关链接】

应对突发灾害

17年,罗马帝国小亚细亚行省南部发生地震,地震又引发了大火,震区内的几座城市都遭受了灭顶之灾,人民流离失所。

在获得灾情报告之后,提比略立即成立应急委员会,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一是国库拨出一笔专款用于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二是对灾民免征5年的税收……

这些对策付诸实施之后,小亚细亚南部变得比以前更美丽,而且在灾后3年内就恢复了缴税能力。因此,后世的罗马皇帝几乎都继承了提比略创立的这一应对突发灾害的政策,它也不止一次地发挥了巨大效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