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市场法律法规完善,保障农村产权运行

农村市场法律法规完善,保障农村产权运行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健全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土地一经承包和转让,农地承包和经营者需要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才能保证其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者,更加高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再次,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农村市场法律法规完善,保障农村产权运行

充满活力的农村经济,离不开各类活跃的市场主体,更离不开相对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健全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健全农地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一,制定法律法规,清晰界定农地产权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边界。目前一些地方土地确权基本完成,但一定要给予村集体、承包农户和其他经营者正式的法律凭证,如所有权证书、承包权证书、经营权证书。明确不同产权的权利边界,讲清楚产权所有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收益多少。避免产权不清带来的纠纷。第二,完善土地流转相关的程序法律。制定法规细则,明确农地流转应注意的事项,申明违规操作的责任和处罚办法,防止在市场运行中农地使用方向、期限、收益分配和处置等方面的违规现象。第三,尽快健全农地承包经营者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土地一经承包和转让,农地承包和经营者需要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才能保证其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者,更加高效地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2.完善农村经济政策和法规(www.xing528.com)

第一,出台金融措施和法规,引导资本参与农村市场。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液。如果没有资本的驱动,各种经济要素就难以发挥效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吸引资本水平远不能与城市相比。201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5675亿元,城镇为635636亿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1.5%。资本瓶颈显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症结。加快农村金融信贷,吸引资本参与农村市场建设。第二,构建服务农村市场主体的法规体系,不仅要积极鼓励设立小微企业,而且在申请设立、注册、运行等各个环节给予政策优惠和便利。政府牵头,组织城镇有关企业与农村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也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推动农村经济新一轮大发展需要解决农民后顾之忧。首先,要优化完善医保体系,取消农民跨乡镇、跨区县、跨省市就医报销限制,促进农民自由流动,这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其次,逐步实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开辟多渠道资金筹措途径,并提高养老金,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村大局稳定。再次,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与自然条件紧密相关,农业是否丰收面临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农业现代化需要保险机制参与以消弭旱涝灾情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