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合同服务期如何约定

劳动合同服务期如何约定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司同意解约,但是要求小李承担20 000元的违约金,小李认为公司规定的服务期过长,且违约金过高,于是与公司产生纠纷。在该案例中,小李在公司接受培训并与公司协商一致约定服务期为2年,符合法律规定。但是,小李与公司约定的违约金20 000元超过公司培训支出,且小李申请解约时已履行服务期1年零1个月,故公司最多只可要求小李承担违约金5 500元。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服务期如何约定

2010年,某高校毕业生小李与上海某软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小李进入公司后,公司对其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小李经过培训后至少要在该公司工作2年,如果在2年内小李离开公司,小李须承担20 000元的违约金。2011年1月,小李完成培训正式开始工作,培训期间公司共支出费用约12 000元。2011年2月,小李因公司加班时间过长,待遇过低,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公司同意解约,但是要求小李承担20 000元的违约金,小李认为公司规定的服务期过长,且违约金过高,于是与公司产生纠纷。

本案例的核心是服务期限和违约金的问题。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同时,该条文还规定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在该案例中,小李在公司接受培训并与公司协商一致约定服务期为2年,符合法律规定。但是,小李与公司约定的违约金20 000元超过公司培训支出,且小李申请解约时已履行服务期1年零1个月,故公司最多只可要求小李承担违约金5 500元。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的同时要求服务期限的做法既符合法律规定也符合情理。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是否有服务期条款,是否有与服务期条款相对应的培训安排。如果有相应的规定,那么在服务期中途离职时要特别注意用人单位对违约金索要的数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政策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www.xing528.com)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