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方城市小鸟观察笔记

南方城市小鸟观察笔记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是国内分布很广,最常见的水鸟之一,俗称水葫芦。中山紫马岭公园的莲塘曾是我喜欢拍小的地点之一。遗憾的是,这片莲塘2016年被租给了游乐公司。夏天的小,颈部呈栗红色,虹膜与嘴基下端呈奶白色,其他部分淡棕褐色。它们很聪明,筑巢时会依托水中生长的莲花根茎部分,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爱巢沉没的问题。小绝大多数是留鸟,部分是候鸟,分布于我国各地,我国有三个亚种。可惜中山尚未发现过它们的影踪。

南方城市小鸟观察笔记

如果不是因为观鸟,(pìtī)这两个生僻字估计至今也不会读。很多鸟名,像鵟(kuáng)、(shī)、鴷(liè)、鹨(liù)、鸻(héng)等,平时大多不识。不知古人为何要取这么冷僻孤傲的字来与鸟命名,是因为它们珍贵而稀少吗?

是国内分布很广,最常见的水鸟之一,俗称水葫芦。小时候我们喜欢叫它水鸭子,老家的水库时常见到。上小学经过水库边的山路,远远看到小,调皮的伙伴们便会一起将石子抛入水中,看它们受惊吓后猛扎进水里,再从十多米外的其他水域钻出来的样子,觉得很好玩。但那时只听见过它们连续的“pititi—”高亢的哨音,从未见过它们近距离的真实模样。

中山紫马岭公园的莲塘曾是我喜欢拍小的地点之一。看着它们在水草睡莲的光影里嬉戏、潜水、觅食,全身水珠晶莹的模样,一天的心情便会舒展起来。

遗憾的是,这片莲塘2016年被租给了游乐公司。满池的莲花被连根拔掉,商家塞进了大大小小的脚踏游乐船,放着俗不可耐的噪人音乐。小们的生存空间已然挤压殆尽,曾在莲花上觅食的白胸苦恶鸟,黑水鸡也再难寻觅。

夏天的小,颈部呈栗红色,虹膜与嘴基下端呈奶白色,其他部分淡棕褐色。它们的趾间有蹼,是潜水高手,加上体型较小,不留心的话,水草间很难发现。

2015年夏天,我记录过它们在此筑巢恩爱的一幕。小喜欢在水草上建造“流水别墅”——浮巢。夫妻俩都很勤劳,双双出动去寻找合适的材料。它们很聪明,筑巢时会依托水中生长的莲花根茎部分,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爱巢沉没的问题。

在莲塘中觅食 亦风/摄(中山紫马岭公园)

莲塘中的小在水草丛中觅食,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 亦风/摄(中山紫马岭公园)

夫妇在莲塘中筑巢 亦风/摄(中山紫马岭公园)

夫妇在莲塘中交配 亦风/摄(中山紫马岭公园)

宝宝跟着妈妈在水中觅食 亦风/摄(中山金钟水库)

在另一处金钟水库附近的池塘,两只小宝宝出生了。它们一出生就会游泳,只是还没学会潜水捕鱼。刚初生的半个多月内,要靠父母轮流捕食来喂养,直到羽翼丰满。(www.xing528.com)

让人敬佩的是,喂雏期间,模范父亲几乎担当了绝大部分养家糊口的工作,差不多每十分钟要出去捕食一次。小鱼,小虾,甚至连蜻蜓也会捕来喂宝宝——天知道它是怎么捕到蜻蜓的。小宝宝很多时候则躲在妈妈的羽毛中,静静地等待父亲归来。观察这些小生命们温馨的家庭生活,心里会盛满莫名的感动。万物生长,自有其职责和使命。处天地之间,各安其位,各证性命,不就是老子所言的道吗?

冬日里披着非繁殖羽的小 亦风/摄(中山崖口)

夏日里披着繁殖羽的小 汪峰/摄(中山福获村)

雌雄羽色相似,很难区分。到了冬天,它们的繁殖羽会发生变化,酒红色被灰白色取代,在冬天萧瑟的光景里,这样的着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绝大多数是留鸟,部分是候鸟,分布于我国各地,我国有三个亚种。它们很少高飞,受到惊吓时,如果没有猛扎入水,就会贴着水面低飞一段距离再降落,几乎从不在陆地上活动。

受惊吓的小在水面上疾走 亦风/摄(中山金钟水库)

凤头 鸟林细雨/摄

黑颈 鸟林细雨/摄

科(Podicedidae)全球共6属22种,其中我国有2属5种,即小属的小属的赤颈〔Podiceps grisegena( Boddaert, 1783)〕、凤头〔Podiceps cristatus (Linnaeus, 1758)〕、角〔Podiceps auritus (Linnaeus, 1758)〕和黑颈(Podiceps nigricollis Brehm, 1831)。

黑颈的虹膜呈鲜红色,眼后有一簇扇形散开的金黄色饰羽,非常独特的脸谱造型。它们是冬候鸟,夏季繁殖于新疆和内蒙古地区,迁徙时有些会经过华南及东南沿海。可惜中山尚未发现过它们的影踪。我在洞庭湖观鸟时曾记录过一次。最漂亮的当数凤头。两口子常常会举案齐眉,交喙而歌,令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