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嘴鸥的观察笔记:南方城市鸟类生态

红嘴鸥的观察笔记:南方城市鸟类生态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感慨系之的沙鸥,在今天的中国鸟类名录并未有明确记载。至于是否是红嘴鸥,不得而知。成群的红嘴鸥在海滨飞翔亦风/摄鸟纲鸥形目欧科目前共有22属约101种,我国约有16属36种,分鸥亚科和燕鸥亚科。红嘴鸥喜捕食小鱼,又称钓鱼郎,捕鱼本领超一流。观看红嘴鸥捕鱼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到了夏天,红嘴鸥头至颈上部变为咖啡褐色,羽缘微沾黑,眼后缘有一星月形白斑。

红嘴鸥的观察笔记:南方城市鸟类生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永泰元年(765年)正月,杜甫因病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浣花草堂”。

同年四月,世交严武过世,杜甫失去了在成都的依靠,53岁的他遂携家眷自成都乘舟东下。在舟楫动荡中,写下这首《旅夜书怀》。全诗沉郁顿挫,抒尽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此后,杜甫一家于湖南湖北间辗转流离。唐大历五年(770年),一代诗圣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溘然长逝。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看见天际飞过的红嘴鸥,不由想起这句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中,先人的感慨与杜甫如此相似。苏东坡亦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由迁徙之飞鸟反观自身命运,人生充满不确定的偶然。观鸟,也是观人生。

杜甫感慨系之的沙鸥,在今天的中国鸟类名录并未有明确记载。笔者亦暂未查证到具体是什么鸟。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鸥》中注释:“在海者名海鸥,在江者名江鸥,江夏人误为江鹅也。”沙鸥估计也是栖息于江渚沙洲的某种鸥鸟。至于是否是红嘴鸥,不得而知。

成群的红嘴鸥在海滨飞翔 亦风/摄(中山横门)

鸟纲鸥形目欧科目前共有22属约101种,我国约有16属36种,分鸥亚科和燕鸥亚科。在中山,鸥科的鸟类并不多见,在崖口海边,冬季有时可见到南迁的红嘴鸥和须浮鸥。

红嘴鸥喜捕食小鱼,又称钓鱼郎,捕鱼本领超一流。即便在伶仃洋畔浑浊的海水中,它们敏锐的眼神也能准确捕捉到鱼儿的游动,命中率在九成以上,但一只红嘴鸥捕到鱼,其他同伴会蜂拥而上前来抢夺,到口的鱼儿掉了也是常有之事。

观看红嘴鸥捕鱼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

一只红嘴鸥捕到鱼后,会引来许多同伴的争抢 亦风/摄(中山崖口)

夏季身披繁殖羽的红嘴鸥 信天羽/摄(深圳

冬季身披非繁殖羽的红嘴鸥 亦风/摄(中山崖口)

2016年1月,寒风萧瑟的中山海滨,我两次遇见群鸥在鱼塘间捕鱼嬉戏。它们上下翻飞,无比的自由惬意。真是长恨此身非我有,愿作飞鸟尽情游。

我们在中山看到的是冬天的红嘴鸥。嘴和脚呈鲜红色,嘴先端稍暗。头白色,头顶、后头沾灰,耳区具灰黑色斑。与棕头鸥的区别在体型较小,翼前缘白色明显,翼尖黑色几乎无白色斑点。到了夏天,红嘴鸥头至颈上部变为咖啡褐色,羽缘微沾黑,眼后缘有一星月形白斑。看起来完全像是另一种鸥鸟,与棕头鸥极为相似。

四季如春的昆明是我国观赏红嘴鸥的圣地。每年秋冬,大批的红嘴鸥会飞临滇池、翠湖。那里的很多市民喜欢投喂面包。红嘴鸥主食是小鱼、小虾、软体动物、昆虫等,面包并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只能让它们吃饱而已。对经过长时间迁徙的鸟儿来说,它们需要比面包更丰富的营养。据说,当地有关部门已经禁止游人投喂面包,景区的摊档改卖营养更丰富的鸥粮。尽管如此,投喂鸟类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

我更喜欢在飞翔中捕食的红嘴鸥,那是最真实的美,自在与洒脱。看美丽的红嘴鸥滑过水面,竟浮想起一首多年前背诵过的诗:

海伦

——埃德加·爱伦坡(www.xing528.com)

海伦,

你的美对于我犹如尼萨的船舸,

在往昔,

它们滑过芬芳的海波

把漂泊者从倦人的旅羁载回故国的陆地。

经历了海风多次的吹拂——

你那风信子般的美发,

你典雅的脸庞,

仙女的风姿,

带我回到

希腊的熠熠光华

古罗马的气魄。

看!

在一个华美的窗龛你犹如雕像那样伫立,

玛瑙明灯擎在手里!

啊,赛琪,你来自彼岸那不可及的圣地!

把红嘴鸥喻为海伦未必恰当,但诗歌感觉很奇妙。这些轻盈美丽的精灵,滑过芬芳的海波,或许,也是来自一个不可及的圣地,那里,是诗和远方。

一群来到中山越冬的红嘴鸥聚集在电线上。 亦风/摄(中山崖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