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文化地标—杜甫草堂,夜航船上的孤独沙鸥

成都文化地标—杜甫草堂,夜航船上的孤独沙鸥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甫草堂成了成都乃至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船在岷江上无声地航行。杜甫也自豪地宣称“诗是吾家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在天寒地冻中回到家里,迎接自己的却是幼子被饿死的噩耗。仰头望去,满天的星星似乎在坠向大地,放眼面前,圆月从江流中涌起,既有些壮阔,又有些寂寞苍凉。此时,站在夜航船的船头,杜甫看见空阔的天地间,一只沙鸥正在孤独地飞翔。夜已经深了,为什么沙鸥还不回巢休息呢?

成都文化地标—杜甫草堂,夜航船上的孤独沙鸥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时任成都府尹、剑南节度使的严武突然去世,杜甫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意识到,自己在成都待不久了。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和当时绝大部分人一样,被卷入了这场持续了八年的战乱之中,他和家人如枯叶一般,被时代的巨浪裹挟着,随波沉浮。乾元二年(759年)年末,为了躲避战乱,杜甫带着家人,历经艰险,翻越了被李白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来到了成都。

杜甫在成都举目无亲,好在他有一帮朋友肯在战乱中帮助他,他才得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和妻子、孩子安顿下来。这些帮助杜甫的人,早期有裴冕和高适,后期主要是严武。

严武是名臣严挺之的儿子,是一位著名的将军,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全唐诗》里收录了他六首作品,其中以《军城早秋》最为著名。严武很欣赏杜甫,不仅经常接济他和家人,还力劝杜甫出来做官,并推荐他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正因为有严武这些朋友们的帮助,杜甫和家人才在成都过了几年安闲的日子。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杜甫在成都写的很多诗一反其前悲凉沉郁的风格,竟然愉快闲适起来,比如《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江村》《春夜喜雨》等。杜甫在成都时也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写下了“成都万事好,岂若归吾庐”(《五盘》)的诗句,但是此时中原正陷入战火,山河板荡,归乡暂时是不可能的。所以杜甫也许打算在成都长住了。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庇护者严武突然去世,打乱了他的计划。杜甫知道,自己必须走了。

严武是突然暴毙的,年仅四十岁。有人说他可能是被部下毒死的。严武死后,他的手下马上为了权力而互相攻伐,蜀中大乱,这似乎也证明了他被毒死的猜测。严武是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去世的,五月,杜甫便毫不迟疑地带着一家人离开了他只住了四年的草堂。

这一天,船已经等候在岸边,杜甫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在他生命中有着特殊意义的草堂。他刚到成都的时候,靠着朋友们的帮衬,如燕子衔泥一样,一点点筑起了这个简陋的茅屋。它庇护了战乱之中饱受流离之苦的杜甫和家人,让他们在漫天兵戈之中寻觅到一处安全清净的安身之所。在这里杜甫曾经和夫人杨氏在她自己画的棋盘上对弈,孩子们曾经把缝衣针敲弯了做钓钩。杜甫曾在这里的水槛欣赏细雨鱼儿出的景致,家人也曾因秋雨下茅屋漏雨而苦不堪言。杜甫来成都五年多,在这里一共居住了四年,四年的时间凝聚了太多太多的喜怒哀乐,让杜甫和家人永生难忘。而现在,到了告别的时候了,杜甫依依不舍地上了船。一百多年后,一个叫韦庄的诗人来到成都,看到杜甫原来住的茅屋早已荡然无存的时候,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韦庄出资重建了茅屋。此后历朝历代,杜甫的茅屋都被重建维修,一直到现在。杜甫草堂成了成都乃至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

船在岷江上无声地航行。夜已经深了,月亮升起来了,家人在船舱里已经睡着了,杜甫却怎么也睡不着。五十四岁的杜甫站在船头,船下的江水如时间一样流过,杜甫也回忆起自己的大半生。

杜甫出身于诗书世家,祖父是初唐著名的诗人杜审言,他的家族最骄傲的便是诗书传家。杜甫也自豪地宣称“诗是吾家事”。他曾经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华,平步青云、直取卿相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二十岁的时候,他路过泰山,虽然没有登上峰顶,却自信地高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候的杜甫,是何等的自信豪迈,何等的意气风发。

可是,等他真正踏入社会,才知道现实比自己想象的“骨感”多了。杜甫在长安待了十年,那是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十年,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放下诗人的高傲和尊严,到处给达官贵人写信,哭诉自己的悲惨境遇,请求他们帮助,可是没有一个人用正眼看一下他。他好不容易做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也只能是聊胜于无。他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有根本的改善。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在天寒地冻中回到家里,迎接自己的却是幼子被饿死的噩耗。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西逃,唐肃宗即位,杜甫听说此事后,只身北上,被叛军俘虏。当他被叛军押解到长安的时候,他发现长安已经不是记忆中那个繁华阜盛的国际大都会了。因为战乱,长安已经变成一座“鬼城”,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宫殿倾圮,房倒屋塌。只有花儿还在自顾自地开放,鸟儿还在自顾自地唱歌。悲愤之下,杜甫写下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后来杜甫趁着叛军看管不严,冒死逃了出来,跑到凤翔投奔唐肃宗,被封为左拾遗。杜甫以为从此终于能为国效力,于是傻乎乎地按照“文死谏”的传统不顾死活地给皇帝提意见,结果皇帝一怒之下贬了他的官。(www.xing528.com)

杜甫不愿意接受贬官的命运,没多久他便辞去了官职。再次生计无着的杜甫被迫带着家人来到了成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过了几年的舒心日子,甚至还在严武的帮助下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可惜好景不长,年仅四十的严武突然暴毙,这让杜甫又一次带着家人走上了颠沛流离之路。

夜色笼罩,船还在宽阔的岷江上沉稳地前行着。站在船头,吹着微风,能看见长满小草的河岸。放眼望去,江面上除了杜甫的船别无他物,也许,像杜甫这样不分白天黑夜都在流浪的人太少了。仰头望去,满天的星星似乎在坠向大地,放眼面前,圆月从江流中涌起,既有些壮阔,又有些寂寞苍凉。杜甫想起自己的大半生,突然觉得有些啼笑皆非:自己平生以诗文自负,可是到老了才知道,这个世界需要的不是子曰、诗云,也不是诗词歌赋。老友严武就曾经嘲笑过他迂腐,说靠写诗是写不出什么名堂的,这个世道只有做官才能显亲扬名。于是杜甫做了官,可是这个官也没有做多久。此时,站在夜航船的船头,杜甫看见空阔的天地间,一只沙鸥正在孤独地飞翔。夜已经深了,为什么沙鸥还不回巢休息呢?也许它和我一样,根本就没有栖身的地方吧。杜甫想到这里,嘴角浮起一丝苦笑。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的计划是乘舟东下,经过嘉州(今四川乐山)到戎州(今四川宜宾),然后到渝州(今重庆)、忠州(今重庆忠县),之后在那里出三峡,然后回到家乡河南或者先顺江到江南暂住。

但是杜甫的计划被打乱了,原因是他糟糕的健康状况。长年的颠沛流离已经使杜甫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损害,他的肺病和风痹发作,于是在九月,杜甫被迫留在了云安(今云阳)养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