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鹭科鸟类观察笔记:大白鹭与牛背鹭的羽毛变化

鹭科鸟类观察笔记:大白鹭与牛背鹭的羽毛变化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白鹭 伸长脖子大白鹭 起飞、喙半黄半黑为繁殖羽过渡期大白鹭 争闹大白鹭 聚群三种白鹭中以白鹭数量最多,最常见。我们会了解到白鹭等鹭科鸟类也是一年换羽两次,只不过白鹭的繁殖羽和非繁殖羽不像鸻鹬类有那么大的差别。相比之下,同是鹭科,牛背鹭的繁殖羽在羽色上和非繁殖羽相差较大。其余时候,中白鹭都会和人类保持安全距离,离得远远的,似乎警惕性更强。

鹭科鸟类观察笔记:大白鹭与牛背鹭的羽毛变化

体羽白色的大、中、小三种白鹭,它们并不同属,但都是我们熟悉的鹭鸟。三种中,大白鹭体型最大,体长95厘米,白鹭(白鹭就是小白鹭)最小,体长60厘米,白鹭最好辨认,体型小,喙黑色,腿黑色,脚趾黄色。

中白鹭和大白鹭很相似,它们的腿和脚趾都是黑色的(重复一遍,白鹭的腿黑,脚趾黄),喙的颜色也相似,在春夏繁殖季,大白鹭的喙全黑,而中白鹭的喙也是黑色,只在喙基部有点儿黄色;到了冬天,大白鹭的喙的颜色变为全黄(繁殖期为黑色,过渡期为半黑半黄),中白鹭的喙也变为黄色,喙尖还保留一些黑色。

尽管中白鹭的体型比大白鹭小,但在野外不那么容易判断,可通过观察它们站立时的两个不同特征来区分。一个是脖子,脖子伸直时看长度,大白鹭的脖子那要比中白鹭长得多;脖子缩着时看宽度,尤其是下颈部,中白鹭的比大白鹭的粗。第二个是看口裂,如果能够看清口裂的长度,仔细看,中白鹭的口裂不过眼,而大白鹭的口裂长,超过眼睛。

大白鹭 伸长脖子

大白鹭 起飞、喙半黄半黑为繁殖羽过渡期

大白鹭 争闹

大白鹭 聚群

三种白鹭中以白鹭数量最多,最常见。白鹭和白头鹎一样也是观鸟的入门鸟,望远镜让白鹭显得巨大无比,哪怕用裸眼观察也行。白鹭性子安稳,可以多观察一些细节。白鹭停立时,你也许见不到它陷在泥里的黄脚趾,但它在浅滩上抬脚走路时,黄脚趾就能看得分明。它们会轻手轻脚地走上几步,用脚翻开泥,看看泥下有没有藏着美食。有时候水略深,白鹭一步步慢慢地向前走,时而停下,双腿在水下抖动打圈,那是它在用脚趾搅起水底的泥浆,探寻可食用的食物,将之搅到水面上来。春夏季时,同一个地点,会有头上挂着两根小辫子的和不挂小辫子的白鹭先后飞来。挂着两根小辫子的白鹭,可能在颈部和背部还有蓑羽,并且眼先从白色变为蓝色、红色等深色,这是白鹭的繁殖羽。我们会了解到白鹭等鹭科鸟类也是一年换羽两次,只不过白鹭的繁殖羽和非繁殖羽不像鸻鹬类有那么大的差别。相比之下,同是鹭科,牛背鹭的繁殖羽在羽色上和非繁殖羽相差较大。

望远镜里还能看看白鹭吃到些什么,通常是一条小鱼、一只小虾,也可能吃到一些小虫。偶尔还能看到白鹭抓到一条大鱼,白鹭将鱼头对着嘴直接活吞,鱼尾还在嘴外甩动,就算鱼太大,吞不下也要使劲吞,哪怕在喉咙里噎一会儿,因为这可是难得的大餐。白鹭捕食鱼时是很有耐心的,它们或静立,或半蹲,保持双脚不动,凭借敏锐的视觉仔细观察周围的动静,一旦有猎物在“射程”内出现,立刻将“标枪嘴”射出,予以捕捉。但不是每次都能捕到猎物,如果在一个地方许久都没有机会,白鹭会换一个地方碰碰运气。它们刚起飞的时候,先蹲下然后向上跳起,展开双翅用力拍打,使身躯离开地面。白鹭常常贴着水面或者稻田短距离飞行。若是飞到了较高的高度,那它或许会持续飞上那么一段。白鹭飞速不快,拍翅优美而轻缓,在飞离视线前总能欣赏一小会儿。

中白鹭 口裂不过眼、喙尖黑

中白鹭 脖颈的长度

中白鹭 缩起脖颈时

白鹭 非繁殖羽 捕捉到鱼

白鹭 繁殖期 有两根辫羽

上海的白鹭种群数量相当丰富,郊野田地里常见。坐上去海边的轨交16号线,经过南汇的农田,车窗外总能看到白鹭,它们有的隐伏在绿色稻田里,有的静立在小水塘边,还有的展翅飞翔在空中。就乘车经过的这一小段时间,一路可以看到二十多只白鹭。

白鹭在树上筑巢繁殖,南汇临港的一处杉树林里满是白鹭的巢,亲鸟叼来鱼虾喂养雏鸟,难免搞得林中满是腥气。夏天的时候,还会见到有幼鸟从巢中掉下,不会飞,但跑得可快了。白鹭不仅有留鸟,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迁徙,秋迁时曾见过数百只白鹭浩浩荡荡地飞过东海大桥,往南飞去。

身形修长的大白鹭的数量没有白鹭那么多,在巴西和泰国,我往往一次只见到一只。不过在上海南汇,夏季也会有大群的大白鹭在水草上聚群,并和白鹭混群。大白鹭体型大,低空振翅飞翔时十分优雅,而且降落时能够缓慢振翅而悬空,选点后再降落,远没有鸭子降落时那么匆忙。我几次看到大白鹭成功捕捉到小鱼,它们有耐心,而且视力极好,像一根长长的标枪似的嘴要么不出击,一出击几乎百发百中。(www.xing528.com)

白鹭 繁殖期 眼先也会变色

白鹭 繁殖期 出现蓑羽,黄脚趾很明显

白鹭 聚群的白鹭一片白,嘴黑脚黑

三种白鹭中,中白鹭在南汇也有相当数量,但总体来说,要比白鹭和大白鹭来得少。印象深刻的是在清迈,中白鹭会一整群地跟在稻田里的翻土车后面,趁着车上的驾驶员把地犁开时,在车后啄食泥土中惊起的昆虫。其余时候,中白鹭都会和人类保持安全距离,离得远远的,似乎警惕性更强。

上海南汇的鹭鸟很多,秋天时,一天里看全,大、中、小白鹭和牛背鹭这4种白色鹭,一点儿难度也没有。鹭鸟迁徙最集中的时段,池塘里、稻田里站满各种白色鹭鸟,有时候,五六百只聚集在很小的一块地方,密度很高,若是被惊起,群鹭起飞,场面极为壮观。各种白鹭之间也会争闹,飞在半空中,面对面扑打翅膀,但基本都发生在同种之间。

在南汇,不仅海堤内,我还在海堤外的海滩上看到过一排排白鹭用喙在海水中推土找食,让我很惊讶。等过了迁徙季,鹭鸟的数量会大大减少,留下的都是过冬的个体,但什么鸟不见了,也不会少了鹭鸟的身影。

上海能见到的4种白色鹭中(算上牛背鹭,一共5种,但牛背鹭繁殖期时头颈部橘红色,还是有点儿不同),黄嘴白鹭是最稀有也是保护级别最高的。黄嘴白鹭英文名叫Chinese Egret,直译为“中国白鹭”,简称“唐白”,为易危(VU)物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世界也只有几千只。在上海南汇的海滩上,春秋季时有相当大的机会看到它们,有时候它们在迁徙途中会停留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秋冬季的黄嘴白鹭的喙也会变黑,和白鹭相似,但下喙的喙基仍为黄色,且腿比起白鹭来颜色偏绿(脚趾和白鹭一样是黄色的)。春天时的黄嘴白鹭就好认多了,它们个头和白鹭差不多,但白鹭的喙总是黑色,黄嘴白鹭的喙在繁殖期时变为黄色,而且很明显的,眼先是蓝色的,好看的黄嘴配上蓝色眼先(秋冬季眼先颜色变为黄绿色),看起来十分惊艳,比白鹭显得更时尚;还有重要的一点,白鹭的繁殖羽在颈后是两根辫羽,而黄嘴白鹭不是,它在颈后有一大丛冠羽,顺风时飘起,逆风时“炸毛”,竖起在头顶,像是在时尚的衣装上配了朋克风发型(但秋冬季冠羽消失)。记住这一特征,再结合体型大小,就算离着远或是因它背对你而没看到它的黄嘴,也能知道它是谁。

黄嘴白鹭 繁殖羽

黄嘴白鹭 和白鹭在一起,对比明显

黄嘴白鹭 等待机会

黄嘴白鹭 捕捉到刀鱼

雪鹭

黄嘴白鹭的行为和白鹭相似,会蹲下、压低身子、臀部略微翘起,站在海水里一动不动地蹲守猎物,黄色的标枪嘴随时准备射出;它们也会边走边低头、四处张望觅食,尤其是涨潮时,一边走就能一边轻松地吃到鱼,不一会儿就是一条。我拍下的照片显示,它们吃到的还是刀鱼,那可是在水产市场售价200元一斤的“名贵鱼”!休息时,黄嘴白鹭和白鹭一样,喜欢缩着头,头颈后靠在背上。唯一和白鹭明显不同的是,白鹭既出现在海边也出现在内陆,而黄嘴白鹭偏好海水生境,所以要找它们得去海边。

雪鹭也是一种白色鹭,我在美国见过。雪鹭相当于白鹭在美洲的翻版,广泛分布于南、北美洲。雪鹭和白鹭一样,黑喙黑腿,脚趾黄色,和白鹭的不同之处在于眼先的黄色,进入繁殖期,黄色还会变为红色。生活在美洲温暖地区的雪鹭并不迁徙,而繁殖于北方的雪鹭会在秋冬季迁徙到中美洲。在行为上,雪鹭除了立定等食,也在海滩浅水区域奔跑、拖着脚前行,寻找鱼、虾、蟹等食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