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社会工作:地区发展模式评价

社区社会工作:地区发展模式评价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区发展模式并非普遍适用,这种模式的适用性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地震后的灾区重建,就特别适用这种模式,居民有恢复生产生活的共同利益,又能广泛参与,容易达成共识,而且内心急需社区的归属感。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点非常明显,动员社区内部资源解决社区自身问题,典型地体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当然,地区发展模式也有其不可回避的缺点和问题。

社区社会工作:地区发展模式评价

地区发展模式并非普遍适用,这种模式的适用性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美国学者扎斯特罗所说:“社区发展模式成功的可能性较大需要:社区内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加强;完成的任务相对简单;社区对项目有足够的投入;社区有共同的利益,而且人们相信他们将从参与中获益;这种利益是灵活的、不太长远就能见效的;预期的利益超过成本。”[5]因此,这种模式适用于居民背景比较相似,居民间有共同利益且无明显利益冲突的社区。比如地震后的灾区重建,就特别适用这种模式,居民有恢复生产生活的共同利益,又能广泛参与,容易达成共识,而且内心急需社区的归属感

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点非常明显,动员社区内部资源解决社区自身问题,典型地体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社会工作者不去充当社区领袖,而是充当催化师,使社区居民成为产生领袖的真正基础,居民之间互助沟通,彼此合作,促进团结,典型地体现了现代社会关于发展的丰富内涵。社区不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生活场所,而是一个可以实现居民能力增长、认同提升的社会空间。提升自决互助能力,建立不同的社区网络以及培养相互关怀的社区氛围,这种社会性的生长有利于基层社会治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www.xing528.com)

当然,地区发展模式也有其不可回避的缺点和问题。共识策略固然是理想化的途径,但如何达成共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不同群体间的深层次利益如何调和,若调和手段乏力必然带来效率不高、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内部资源的有限性、缺乏专家规划的科学性可能会束缚社区向上向好的发展空间。面对深层次体制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仅仅依靠社区内的沟通和共识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因此,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只有结合实际将多种模式相互补充并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