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同履行的概念与特点

合同履行的概念与特点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所为的特定行为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所为的特定行为。因为在一方不履行或拒绝履行的情况下,另一方可以选择要求其承担实际履行的责任。合同履行是合同当事人完成合同义务的整个过程。在履行期到来后,当事人必须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履行终结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合同履行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民法典》第509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据此,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规定,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行为。合同履行具有如下特点。

(一)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所为的特定行为

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所为的特定行为。这种特定行为一般是积极行为,即给付行为,如交付标的物、完成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提供劳务等。但在特殊情况下,该特定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如出版合同中禁止将书稿再交给其他出版社出版等。

(二)合同履行是给付行为和给付结果的统一

合同履行是债务人全面、适当地履行合同义务,债权人债权得以实现的给付行为和给付结果的统一。因为合同关系存在的目的,在于将合同债权转变成物权或与物权具有相等价值的权利,是债务人约定给付使债权人获得满足、获得给付结果。[1]合同履行对债务人而言是完成给付义务,而对债权人而言则是实现权利,是给付行为和给付结果的统一。

(三)合同履行是债务人自觉实现给付义务的行为(www.xing528.com)

一方面,合同履行是债务人自觉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而实施的行为,并非在其不履行时,由法院强制其履行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履行是债务人完成给付义务的行为,所以履行只是债务人的义务。债权人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而负有的接受和受领的义务,这是一种不真正义务。

(四)合同履行是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而作出的行为

合同履行必须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履行,尽管也是一种履行,但会转化为违约责任。因为在一方不履行或拒绝履行的情况下,另一方可以选择要求其承担实际履行的责任。但该履行与之前的履行在性质上已有根本区别,已经转化为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了。

合同履行是合同当事人完成合同义务的整个过程。从合同订立时起,当事人就应依照诚实信用原则为合同履行做充分准备。在履行期到来后,当事人必须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履行终结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