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安全环境威胁分析

国家安全环境威胁分析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安全环境的威胁分析,是指运用科学的理论体系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客观存在的以军事行动危害本国安全的状况进行的评估活动。现今世界上的主权国家大多面临的是常规威胁。间接威胁是以武力作用于威胁对象有共同利益的国家而对其产生的威

国家安全环境威胁分析

国家安全环境的威胁分析,是指运用科学理论体系对周边国家或地区客观存在的以军事行动危害本国安全的状况进行的评估活动。其基本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评估国家在安全上所面临的威胁,必须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对已经存在的威胁视而不见,自欺欺人,也不能无中生有,人为地制造威胁,杞人忧天。前者可能因忘战而导致国家的“危”或“亡”;后者可能因过度备战而劳民伤财,消耗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影响国家正常的经济建设。只有客观地、正确地判断国家的安全形势,才能制定正确的国防战略,做出合理的国防部署,进行适度的国防建设。

(一)威胁的要素

任何一个周边国家对邻国构成威胁,总是事出有因的。例如,历史遗留或现实的利益冲突(领土争端、经济纠纷、民族宿怨)或社会制度的对立等。从理论上讲,只要双方有威胁的动因存在,相互之间就构成了威胁。一国对邻国是否构成实际的威胁,决定于威胁本身的要素即实力和企图。

1.实力

实力是威胁的客观要素。到目前为止,威胁主要以实力来实现弱肉强食的行为。即实力强大的国家对实力弱小的国家构成现实威胁,实力弱小的国家只能对实力强大的国家构成潜在威胁。实力就国家而言,有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科技的、军事的等诸多方面。但威胁的实力,主要是指军事实力。因此,当某一国的军事实力的发展超过了国家防御的需要,它就具备了对另一国构成威胁的可能。

2.企图

企图是构成威胁的主观要素。它是分析构成威胁时具有定性意义的因素。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一是看其军事实力的发展是否超过了国家防御的需要。如果其军事实力的发展超过了国家防御的需要,那么,它只是具备了对另一国构成威胁的可能,而不能说构成威胁。二是看其是否对他国有威胁企图。如果一个国家虽然有强大的力量,但并无侵略、扩张的野心,那么,它就不会对别国构成威胁。有些国家虽然没有强大的力量,但一心称雄称霸,那么,它对别国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有无威胁企图是判断是否构成威胁的关键。对威胁的分析,既要进行定量分析,即分析对方是否具备威胁的能力,也要进行定性分析,即分析对方是否具有威胁的企图。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目的,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科学的威胁分析方法是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现行的对外政策去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无论哪个国家只要推行霸权主义、扩张主义、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它就从本质上就带有侵略性,就对他国构成了威胁。

威胁企图有时是明朗的,有时则是隐藏的。为了达成目的,侵略者的威胁企图往往隐藏于花言巧语或甜言蜜语之中。他们有时会故意做出一些姿态,以示友好,而实际上却没安好心。

然而,再隐蔽的军事威胁企图总有蛛丝马迹和端倪可寻。比如,军事实力的发展大大超出本土防卫的需要,本身就有某种企图;军事演习本身就反映着军队未来的作战意向;军队部署的调整本身就是实现某种企图的前奏以及军费的增长超出正常防卫的需要等。这些都能表明,以往存在的潜在威胁,即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任何威胁行为都离不开特定的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既可以为其提供可乘之机,也可以断其妄想。正因为如此,威胁就有了转化的可能。也就是说在国际环境的作用下,它既可以向战争转化,也可以向缓和转化。根据构成威胁的原因的变化,威胁也会随之发生转化。如果构成威胁的原因激化了,威胁就有可能转化为战争。如果构成威胁的原因淡化了,威胁就可能转化为缓和。因此,一个国家如果不是好战的话,那么,它的国防在面临威胁时,应当尽力做好消除威胁的工作,化干戈为玉帛,使威胁淡化,转为缓和,而不应当让威胁激化为战争。必须说明的是,威胁的淡化并不等于威胁的消失。因为淡化了的威胁,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重新激化起来,所以即使威胁已经淡化了,还不能放松对威胁的警惕。“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古人的忠告,应当成为我们时刻不忘加强国防建设的警钟!

(二)威胁的类型

威胁的类型可以根据面临威胁的当前状况、面临威胁的广度、面临威胁的地位、面临威胁的性质、面临威胁的手段、面临威胁的作用方式等等来划分。(www.xing528.com)

1.从面临威胁的当前状况看,有现实威胁与潜在威胁

现实威胁,是指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已存在的威胁。如一国对另一国存有敌意,且有大兵压境、不断寻衅滋事、霸占领土、蚕食扩张等行为。潜在威胁,是指在现实中还没有构成威胁,但未来有可能构成的威胁。如一个国家素有称霸野心,但一时尚不具备称霸的力量;或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但眼下暂无匹配的军事力量等。

2.从面临威胁的广度看,有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

全面威胁,是指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安全构成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一般只在强国对弱国或两国势均力敌时才可能出现。局部威胁,是指对一个国家局部地区的现实威胁。这种威胁,一般是在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部分领土争端、边界纠纷,或者是其他主权利益、经济资源等问题,不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时出现的威胁。

3.从面临威胁的地位看,有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

主要威胁,是若干现实威胁中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威胁。当一个国家同时面临来自多个方面不同(国家)的威胁时,确定主要的威胁很重要,这有利于将国防的重点放在主要威胁方面。次要威胁,是若干现实威胁中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威胁。局部威胁与全面威胁相比,通常是属于次要威胁,但次要威胁有时也可能会上升为主要威胁。

4.从面临威胁的性质看,有特殊武力威胁(核威胁)与一般武力威胁

特殊武力威胁(核威胁),是指以核武器进行的威胁。这种威胁,有酿成核战争的危险,在应对这种威胁时应针锋相对,以迫使对方放弃这种威胁。一般武力威胁,是指以常规武器进行的威胁。现今世界上的主权国家大多面临的是常规威胁。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高技术改进的常规武器,有的杀伤和破坏能力并不亚于小型核弹。

5.从面临威胁的手段来看,有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

军事威胁,是指以军事手段即武装入侵的手段进行威胁。综合威胁,是指军事手段与非军事手段相结合的威胁,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制裁等。在相对和平时期,研究综合威胁,对于现代国防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6.从面临威胁的作用方式来看,有直接威胁和间接威胁

直接威胁是以武力直接作用于威胁对象的国家。间接威胁是以武力作用于威胁对象有共同利益的国家而对其产生的威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