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控江中学美编团队 '玩'出 '美' 的境界

上海控江中学美编团队 '玩'出 '美' 的境界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潮”杂志社导师 程 刚在第78、79期《心潮》杂志编辑中,我作为指导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文学天赋和审美倾向及情趣,也体会了杂志社成员对文学刊物别有的一份敬意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对于美编来说,每一幅插图都经过了百般挑选,在比较后,与文章的内容完全契合才最终确定,可以说,杂志社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在编辑中“玩”出了“美”的境界。

上海控江中学美编团队 '玩'出 '美' 的境界

“心潮”杂志社导师 程 刚

在第78、79期《心潮》杂志编辑中,我作为指导老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文学天赋和审美倾向及情趣,也体会了杂志社成员对文学刊物别有的一份敬意以及对文学的热爱。

近年来,《心潮》杂志社的同学们,自主完成选稿、编辑、排版的全部工作。他们平时在活动课中跟着社长学编辑、排版的相关软件技术;在编定新杂志时,他们在品鉴文字、审视图片时的审美眼光、能力与水准,在这里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心潮》杂志社的特色在于学生自主设计校刊。对于美编来说,每一幅插图都经过了百般挑选,在比较后,与文章的内容完全契合才最终确定,可以说,杂志社的小伙子们和姑娘们,在编辑中“玩”出了“美”的境界。

在11月的一次社团课上,社长叶汉钦、副社长吴倩在授课中讲解Photoshop基础操作,我们的社员们玩滤镜,玩色彩,从一成不变的程序里玩出了他们自己的审美趣味,从日复一日的学业中玩出设计的妙趣横生。

我们的队伍只有16人,并不算庞大,每个双周周三下午,社员们都集中在敬业楼的电子阅览室内,键盘噼啪清响,窗外树影阑珊。教室一头的电视屏是大小正好的教学面板,台式电脑虽然型号老了些,但处理起比较复杂的图片时,竟出人意料地带得动。

我内心感慨:杂志社的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操作的课程,不如说是融分享、创新于一体的交流会。

一次,教务处副主任顾炜老师带着天津南开区及重庆市等的一些校领导来到我们的活动课上参观。他们看到两位社长在讲,社员们在练,感觉很惊讶。尤其当他们看到软件涉及的内容多且宽泛,吴倩侃侃而谈,并不停地引发、深入,使社员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很多技巧时,校长们都不禁感叹起来,觉得上海的学生懂得真多。(www.xing528.com)

这时,我拿出近两期的《心潮》杂志(第77期和78期)及社长的上课简案给他们看,他们惊讶地问道:“你们是如何办出这样规范又好看的杂志的?”我自豪地对他们说:“这都是我们文学社和杂志社的同学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心潮》里的每一篇文稿均取自于我们身边熟悉的同学。这里面的作品,至少二分之一是我们文学社同学的文章,有高三的专题,有高一高二同学的优秀随笔,里面还有教师的论文。编选者定好文章后,就交给杂志社的同学们编辑。在每期杂志中,可以看到他们骨子里的艺术气质,那些别具风格的色块搭配和文字排布,让人着实眼前一亮——编排杂志也是要在条框构架中找地方创新的!等到两次修改完,我们就出小样,再由我们指导老师校稿,评审,最终定稿出印。应该说,每期杂志几乎都是同学们自主完成的,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他们的人生!”

听到这些,校长们由衷地羡慕道:“你们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你们的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在编辑杂志的同时,还把自身的审美倾向也注入进去,把对生活的体会也展示在编辑工作中,真的不错!回去后,我们要好好地向我们的文学社介绍你们办杂志的经验!”

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及品位的,但这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我们杂志社的同学完成的《心潮·漫游》喜获“2015年上海市优秀中学文学社团”奖时,我和他们每一位的内心都感慨万千:因为我们在“玩”中感悟到编辑之美,并快乐着!

合影@心潮杂志社

作品封面@心潮杂志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