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人类发展新命题的积极思考和求解,是中国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发展趋势的深刻洞悉。伴随着一系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世界的权力结构开始向非西方世界转移,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世界权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国际秩序正面临深度重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既着眼于推动人类进步、世界繁荣,也立足于中国长远发展的崇高事业。

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思想之源。任何新思想的产生都绝非偶然,其需要特定的时代条件孕育,唯有从时代的视野去把握新思想,才能体认新思想具有的独特意义。正因为如此,培育青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必须使其了解孕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人类发展新命题的积极思考和求解,是中国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发展趋势的深刻洞悉。

国际方面,当今世界局势发生百年未有之变局,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伴随着一系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世界的权力结构开始向非西方世界转移,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世界权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国际秩序正面临深度重塑。同时,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度融合,使得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程度日渐加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第二,世界格局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同时,少数发达国家因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危机的进一步显现,内顾倾向上升,产生利益短视,奉行国家优先主义,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逆历史潮流而动,为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置人类共同发展利益于不顾,给世界格局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第三,西方所倡导的治理方案无力解决全球性危机。由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秉持地缘政治逻辑,难以走出“以破促立”的行为逻辑,其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战乱、瘟疫、恐怖袭击、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危机,反而会加剧民族国家间和国际体系内部的矛盾。第四,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随着一系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世界的权力结构开始向非西方世界转移,开始“东升西降”,国际权力加速再分配。如何在兼顾国际秩序稳定的同时,建立反映国际力量变化的崭新国际秩序并以此缓和、化解由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引发的国际冲突,使全球治理体系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现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5],时代发展趋势的二重性特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孕育提供了充分的客观前提和现实基础。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致力于同舟共济、共同应对挑战的良方。(www.xing528.com)

国内方面,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地位迅速上升,目前,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货物出口国,最大的旅游市场和第二大直接对外投资国,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的一个主要因素,中国与世界呈现出更强的利益攸关性。伴随着改革开放“引进来”到“走出去”更加均衡的深刻变革,人类整体利益与我国发展利益的共通性、联动性更加突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也已变得空前紧密,我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和合理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防范国际危机冲击、维护国内发展大局和延长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必然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既着眼于推动人类进步、世界繁荣,也立足于中国长远发展的崇高事业。正是在如此深刻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