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遇见黄敏老师:走进美术殿堂

遇见黄敏老师:走进美术殿堂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对美术的兴趣和天赋是黄敏(黄振富)老师发现并加以培养引导的。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慢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学校,黄敏老师总是创造机会,让我在美术方面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学校布置校园和大型活动需要画画、写美术字时,他总是带上我做他的帮手。黄老师看见后,很高兴,表扬我动了脑子了,有悟性。黄老师已驾鹤西去,每逢见到这幅作品时,睹物思人,总引起我对老师深深的怀念!

遇见黄敏老师:走进美术殿堂

我对美术的兴趣和天赋是黄敏(黄振富)老师发现并加以培养引导的。记得在初中上美术课时,我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后,拿出一小块石头刻起图章来。黄老师走到跟前,拿起我刻的小图章仔细看了看,微笑地对我说,如果喜欢星期天可以去他家,家里有些资料可以让我参考。在老师家里,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画册、印谱和老师的画,真让我陶醉!老师还借了两本画册让我回去看,并送我一张印有老师作品的画片。就这样,我成了黄老师的弟子,从最基本的白描开始学。每逢周末,我便带着练习的画,匆匆上老师家请教。他总是笑脸相迎,以礼相待,让我这个毛小孩在老师面前丝毫不感到拘束和不安,画画中碰到什么问题都拿出来请教于他,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帮我解惑。在老师那里,我找到了画画的乐趣和方法。黄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根据我的学习情况,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地给我指导。有一次,老师要我临摹一幅白描罗汉图,罗汉的衣褶纹又长又细,我总画不好,黄老师教我画时要屏住呼吸,一口气画下来,我终于掌握了要领,经过反复练习,得以成功。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慢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校,黄敏老师总是创造机会,让我在美术方面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学校布置校园和大型活动需要画画、写美术字时,他总是带上我做他的帮手。老师还让我临摹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裱成挂轴,作为上美术欣赏课时的教具。为提高我的鉴赏力,他还让我试着按甲乙丙丁分等级批改同学们的美术作业,经他认定后再发还给同学,我无形中成了小小的“美术老师”。

文革”初期,著名画家陈子奋先生从福州来厦门,住在中山路周吉安先生的裱画店,黄老师带我去拜见陈子奋老师,并嘱咐我帮陈老师做些杂事,如送画、联络朋友等。陈子奋先生是全国有名的大画家,也是黄敏老师的好朋友,他对黄老师的工笔重彩画赞赏有加,陈先生与罗丹、张人希也都是好友。在厦门期间,陈先生帮厦门的这些朋友刻了许多图章,还合作了好几幅画。陈子奋老师夸我勤快,我帮他送画时,应我的请求,有时还允许我临摹学习后再送去给人家。有幸当一回陈先生的“小书童”,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黄敏老师的工笔画,融合中西,技巧十分丰富。他擅长画菊花,尤其画菊花的叶子,用积彩积水的方法画就,滋润淋漓,很有特色,我尝试着学他的画法,但总是画不出效果。有一次凑巧见到他作画,我仔细分析他笔下水渍汪汪的画面,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回家后赶紧试试,果然奏效。黄老师看见后,很高兴,表扬我动了脑子了,有悟性。并教导我:“画画除了用手,动脑筋思考更为重要。”老师的点拨,让我的脑子一下子开了窍。从此,我养成画画时喜欢动脑子思考,探索新的表现手法的好习惯。我国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第一次见到我的作品时,说我是“用脑子画画的画家”。(www.xing528.com)

黄敏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于有的老师总喜欢自己的学生作品的面貌与自己一样。黄老师倡导因人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要受老师风格的束缚,充分启发学生发挥个性所长。他曾多次告诉我:“以你的个性和书法的功底,以后朝着写意的方向发展会更有前途。”我跟黄敏老师学习了8年的工笔画后逐步转向写意画。早年的工笔画练习和创作,从造型、色彩、线条诸多方面让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要感谢老师教导有方。

黄敏老师早年毕业于厦门美专,师从我国著名油画家周碧初先生学西洋画,后又得著名画家赵素指授,潜心研究工笔重彩画。他的作品,以花鸟画为主,尤擅画菊花,偶也涉及人物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融中西艺术为一炉,形成了生动雅丽、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他的工笔重彩画,在今天看来,仍别具特色,弥足珍贵!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作品蜚声闽南及东南亚一带,入编《华东画选》和《厦门志》,生前曾任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书画院创院画师。作为黄敏老师的学生,我常为老师的成就而自豪,更感恩老师对我的启蒙和栽培。1969年我下乡前夕,黄老师画了幅扇面赠我留念。黄老师已驾鹤西去,每逢见到这幅作品时,睹物思人,总引起我对老师深深的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