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告中两性刻板印象的研究

广告中两性刻板印象的研究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要]国际网球巨星李娜在现实和广告中都呈现出另类性别气质。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本文收集了2010—2014年李娜代言的32支影视广告,分析广告对其性别气质的解构和重构过程。不难发现,李娜的地位、角色、性格及行为与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女性气质是大相径庭的,这也使得她成为富有争议性的研究对象。有感于此,笔者决定以广告这种高度浓缩的形式为依托,针对李娜这一富有典型性的符号来考察女性与媒介关系的传统议题。

广告中两性刻板印象的研究

  [摘要]国际网球巨星李娜在现实和广告中都呈现出另类性别气质。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本文收集了2010—2014年李娜代言的32支影视广告,分析广告对其性别气质的解构和重构过程。研究发现,广告在私人领域,呈现李娜与其丈夫“性别倒错”的夫妻关系;在公共领域,呈现包括事业有成者、理性意见提供者、称职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国家形象代言人等多种对立的性别气质于一体的运动员形象。广告解构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的社会性别观念,重构了多元共存的,两性之间维持着平等、依靠和合作的伙伴关系式的新型社会性别观念。广告之所以选择呈现这些“另类”的性别气质,是基于商业因素、李娜的个人特质、女性“政治正确”需求以及女性主义斗争所积累的成果的影响。

[关键词]李娜;性别气质;刻板印象;解构

作为亚洲第一位网球大满贯冠军和两次大满贯得主,运动员李娜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体育界和国界,她是一个和传统理念不同的鲜明女性。作为职业运动员,她对自己的事业有绝对的发言权,敢于对体制说不,敢于指责不遵守观赛礼仪的观众;作为女性,她的主动进攻型打法和战术理念充满攻击力、侵略性和搏杀意味,可媲美男性运动员;作为妻子,她颠覆了惯常的角色分工,李娜赚钱养家,丈夫甘当陪练和后勤,甚至这种女强男弱的局面已延伸到公共领域:赛场上和训练中,丈夫时常成为李娜心情郁闷时的出气筒,李娜多次严肃或开玩笑式地感谢丈夫的“不离不弃”。不难发现,李娜的地位、角色、性格及行为与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女性气质是大相径庭的,这也使得她成为富有争议性的研究对象。(www.xing528.com)

荷兰学者凡·祖伦(Liesbet van Zoonen)(2006)指出,“在讨论社会性别再现的语境中,聚焦于广告似乎是一个相当合适的选择。”一方面,“广告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传达意义。这一特点使得广告必须充分利用社会中特别显著的符号。社会性别是人们最能够深刻感知的主体性和社会结构的要素之一,因此它也成为了最有效的象征符号”。另一方面,广告是支持社会经济的重要形式,“对广告的解构揭示了一种社会性别歧视符号化与制度化的方式”(Anthony Cortese,1999)。有感于此,笔者决定以广告这种高度浓缩的形式为依托,针对李娜这一富有典型性的符号来考察女性与媒介关系的传统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