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攻克埃尔富特!盟军震动

攻克埃尔富特!盟军震动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报中,艾森豪威尔指出了英、美盟军今后的攻击目标是埃尔富特、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区,而没有把柏林包括在内。艾森豪威尔的这一自作主张的举动,立即在盟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但是,不论丘吉尔和蒙哥马利怎样反对,艾森豪威尔主意已定,认为柏林已不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了。艾森豪威尔之所以不把柏林作为主要攻击目标自有他的道理,而且他认为这些理由是无可辩驳的。

攻克埃尔富特!盟军震动

柏林——德国首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欧洲战争的策源地和纳粹制度控制下的德国的权力中心。在这里,希特勒策划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于闪击战的成功而横扫了大半个欧洲。但是,当历史的脚步走到了1945年时,这个躲在柏林的西方帝国即将被东方复仇的烈焰所吞没。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一年,也到了最后的关头,德国战败已成定局,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瓜分德国了。

对此,美国、英国苏联各自都有如意算盘。虽然早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统帅斯大林曾就战后如何划分势力范围达成协议,但是仗真的打起来,则是另一码事了。

对于柏林,这个当时德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是各方十分眼热的目标,因为,谁都明白,夺占柏林在全世界将引起震动,其军事和政治上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然而,要攻占柏林并非易事,因为希特勒毕竟在这里苦心经营多年,柏林市区和周围已构筑了众多坚固的工事,建立了严密的阵地配系,更何况希特勒手中还掌握着100万人的军队。柏林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对于柏林这块硬骨头,斯大林的态度坚决明确,不惜任何代价,志在必得。早在1944年11月,苏军最高统帅部就基本上确定了柏林战役的企图,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期间又进一步进行了明确。(www.xing528.com)

苏军装甲部队渡过奥得河

东线的苏联红军紧锣密鼓,枕戈待旦,那么,西线的英美盟军又有什么动静呢?此时,英、美盟军也已攻入德国境内。然而就在蒙哥马利率领的第21集团军群和布莱德雷率领的第12集团军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东挺进之时,3月28日,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将军事先不与联合参谋长们和盟军副司令蒙哥马利将军磋商,就直接向美国驻莫斯科军事使团团长迪恩少将发出一封递交给斯大林的电报。电报中,艾森豪威尔指出了英、美盟军今后的攻击目标是埃尔富特、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区,而没有把柏林包括在内。电报于3月28日当天递交给了斯大林。

艾森豪威尔的这一自作主张的举动,立即在盟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在英、美盟国当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盟军副统帅蒙哥马利是坚决主张进攻柏林的。本来,艾森豪威尔也同意不论从政治上看,还是从军事上看,下一步的主要攻击目标都应是柏林,直到3月27日,蒙哥马利还在作战报告中告知丘吉尔,他率军向易北河和柏林突击,然而,仅隔一天,艾森豪威尔就改变了主意。因此,当丘吉尔和蒙哥马利得悉电报的内容时,大为吃惊,丘吉尔感到艾森豪威尔擅自决定的不仅是军事上的目标,而且是政治上的目标,无疑是超越了他的职权范围,此外,丘吉尔也不同意这位盟军司令的决定,他认为抢在苏军之前拿下柏林,对西方与日益傲慢的苏联讨价还价时,会大有益处。

但是,不论丘吉尔和蒙哥马利怎样反对,艾森豪威尔主意已定,认为柏林已不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了。艾森豪威尔之所以不把柏林作为主要攻击目标自有他的道理,而且他认为这些理由是无可辩驳的。他认为如果向柏林突击会使他付出伤亡10万人的代价,在战争即将结束之时,未免得不偿失,而且他还得到报告说,德国重兵不在柏林,而是云集在德国南部、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就这样,艾森豪威尔一纸电文将柏林拱手让给德国人最不情愿的俄国人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