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国家课程结构

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国家课程结构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以区别广义的学校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对调整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合理比例,优化国家课程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校本课程作为对课程主干的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以其独特性成为此次改革的一大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国家课程结构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由校本课程开发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引发而来的一个新课题,因此要准确把握校本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应首先明确什么是校本课程。

从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来看,基础教育课程大体存在着三个水平:国家一级、地方一级、学校一级。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设的一个概念。校本课程指的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以区别广义的学校课程。总体上看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意志,是专门为培养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则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本校学生的需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校本”强调课程开发活动是由学校发起的,并在学校中实施,强调从学校发展和学生需要出发,强调对学校和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社区的课程资源;既要与国家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又要形成学校特色;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满足个体学生发展的需求。1985年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及教材建设,采取的基本上是国家统一管理的单一模式,全国实行的是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差异巨大,国家统一的课程和教材很难全面地、辩证地反映不同地区社会、学科及学生对课程的要求。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这种单一的课程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了。1999年6月,我国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表明,我国开始由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分权的基础教育课程开发模式转变,也标志着校本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宏观课程体系中地位的正式确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对调整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合理比例,优化国家课程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校本课程作为对课程主干的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以其独特性成为此次改革的一大特色。(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