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沉迷手游应对方案

小学生沉迷手游应对方案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女士想追回这笔钱,她应该怎么办呢?同时,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进行的大额买卖行为需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8岁到18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交易额,家长也有权主张撤销。如果是APP手游,并且开发公司没有运营资质的,涉及非法经营甚至犯罪问题,家长可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报案。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小学生沉迷手游应对方案

情境再现

2018年1月22日,王女士怀着气愤又无奈的心情,拨通了某热线栏目,声称自己11岁的儿子最近沉迷玩“某某荣耀”,竟把她一年打工积攒的近3万元辛苦钱充值游戏花光了,尤其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儿子买的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物品”。王女士想追回这笔钱,她应该怎么办呢?

律师指南

根据现行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同时,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进行的大额买卖行为需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根据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2017年10月1号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年龄从原来的10岁下限降低到8岁。也就是说8岁以下儿童无民事能力在游戏中进行消费,是可以直接要求撤回的。8岁到18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交易额,家长也有权主张撤销。

家长平时要尽到监护人责任,管好电子支付的账户密码。发生付费纠纷后,要保存好交易记录、银行流水信息等,为维权保留证据。通过短信中链接地址进入的游戏,一般通过运营商扣取话费,应联系运营商退还费用;除与平台进行协商或向法院起诉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方式维权。如果是APP手游,并且开发公司没有运营资质的,涉及非法经营甚至犯罪问题,家长可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报案。

法条链接(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

第十三条 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严格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的有关规定。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