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望夕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守望夕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是讲民主法治,讲公民权益,尤其是讲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国家。老年人权益保障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测试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强调老年权益体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老年人权益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足够的重视。

守望夕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赵宝华

张成绩是一位在泉州从事老龄工作多年的青年学者,他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老年权益等问题,乐于思考,勤于动笔,以满腔热忱写成了《守望夕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理论与实践》。前不久他用邮件发来了书稿的篇章目录和部分章节,请我写序,我欣然答应。一名基层干部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确实很不容易,也很不简单,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中国进入21世纪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到201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人,今后以每年约1000万人的规模增长,庞大的老年群体不仅对养老医疗、照护、文化、参与等方面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对老年权益的诉求也将日益突出。

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国家是讲民主法治,讲公民权益,尤其是讲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由少儿、中年、老年三大群体构成,其中老年群体由于身体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其权益常常受到忽视甚至侵犯,需要社会给予关爱、照顾和有力维护,这是现代化国家的突出特征和重要责任。老年人权益保障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测试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强调老年权益体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老年人权益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足够的重视。(www.xing528.com)

本书的可贵之处我感觉有四点,一是客观、典型地反映了泉州市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状况和突出问题;二是重视理论思考,对老年人权益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和概括,提出了“老年法学”、“老年人要学法、守法、用法”等新理念;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对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实用性;四是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群体需求和困难的深切关怀和关注。本书虽在章节构建和内容阐释方面有一些不足,但全书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作者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值得提倡和学习。期待更多中青年人关注研究老年人权益问题,并有更多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问世,以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和权益维护的不断改善。

2014年5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