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男子和女子越剧:男性为越剧奠定基础,女性崛起

男子和女子越剧:男性为越剧奠定基础,女性崛起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说,男性演员为越剧立足上海立下了汗马功劳。1923 年,第一个女子越剧科班正式成立。从此,越剧进入了男女同台的热闹局面。琴师王春荣与早期越剧女演员施银花经过反复地研究,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经验,找到了科学的伴奏方法。由于越剧的基本风格、由于越剧剧目的选择和侧重,由于越剧表演、越剧人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决定,男子越剧不得不让位于女子越剧。就在男子越剧江河日下的时候,女子越剧早期的“四大名旦”横空出世。

男子和女子越剧:男性为越剧奠定基础,女性崛起

同许多戏曲剧种一样,早期的越剧清一色的都是男演员。20 世纪初期,刚刚诞生的越剧在浙东一带越演越红,戏班为了扩大影响,就萌生了进军大上海的念头。1917 年,越剧首次登上上海舞台,以一出《碧玉带》向上海观众亮相。可是,见多识广的观众认为越剧伴奏简单、表演幼稚,至于身段动作就更是流于一般,可以说,它的第一次亮相是失败的。越剧艺人不甘心,于1918 年、1919 年、1920 年四进上海。每一次,他们都对演出进行改进、变革、创新,每一次都有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终于,在经历了四进上海之后,越剧得到了上海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应当说,男性演员为越剧立足上海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女子越剧破土而出。1923 年,第一个女子越剧科班正式成立。从此,越剧进入了男女同台的热闹局面。当时,女性演员也处于比较幼稚的表演阶段。特别是唱腔,男女混搭的声部不是很和谐。怎么能使演唱又好唱又好听?一度成了越剧音乐的攻关项目。琴师王春荣与早期越剧女演员施银花经过反复地研究,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经验,找到了科学的伴奏方法。他用“6-3”来定弦,这相当于“工尺谱”中的“四”“工”两个音。因此叫作“四工调”。“四工调”流畅跳跃,可以无限反复,后来成了女子越剧前期的主要唱腔,像大家熟悉的《碧玉簪》《盘夫》《王老虎抢亲》等就是“四工调”的杰作。

○拓展

“工尺谱”是中国流传很广的一种记谱形式。我们知道,音乐课程中有高级的五线谱,也有普及的简谱。识谱的人,即使是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拿过谱子,看上几眼,就能立刻演唱,乐谱就有这种作用。而“工尺谱”的作用就相当于歌曲中的乐谱。能认识“工尺谱”的,拿起谱子,看上几眼,就可以演唱起来,这是我们老祖先的智慧创造。“工尺谱”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汉字表示音高,对应代表乐谱中的“sol、la、si、do、re、mi、fa、sol、la、si”。一支歌曲、一段戏曲甚至是整个一出戏的唱腔,都可以用“工尺谱”标示出来,供人学唱。

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下面,尝试把大家熟悉的江南小调《紫竹调》用“工尺谱”标注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试唱。

《紫竹调》,也就是几乎人人会唱的“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哥哥作管箫”。其“工尺谱”记法如下;

六工六,五五六,

工五六工尺上尺,(www.xing528.com)

六工六尺工尺.

四尺上四火,工六五五六,

工六五工六,六工六,五五六,工尺上工尺,四上乙四火,工尺上工尺,四上乙四火。

这里面,“火”=“5”,“四”=“6”,“乙”=“7”,“上”=“1”,“尺”=“2”,“工”=“3”,“凡”=“4”,“六”=“5”,“五”=“6”。

女子越剧的真正兴起,还是在20 世纪30 年代以后。由于越剧的基本风格、由于越剧剧目的选择和侧重,由于越剧表演、越剧人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决定,男子越剧不得不让位于女子越剧。就在男子越剧江河日下的时候,女子越剧早期的“四大名旦”横空出世。

早期的越剧“四大名旦”指的是“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和姚水娟。施银花的唱功十分出色。她唱的“四工调”咬字清楚,节奏鲜明,行腔带有跳跃性,大段唱常常是一气呵成,被称为“施腔”。代表作有《方玉娘哭塔》《盘夫索夫》《孟丽君》等。赵瑞花以悲旦著称,她擅长演悲剧,像《双珠凤》《赵五娘》《六月雪》等剧,她演来格外精彩。王杏花的艺术全面发展,她在唱、做、表演、念白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诣,特别是她注重戏的整体水平,她请文人帮助修改、润色剧本。同唱一出戏,王杏花的唱词就更为讲究,与众不同。

早期越剧“四大名旦”中,成就最大、享名最久的当属姚水娟。她在20 世纪30 年代后期被称为“越剧皇后”。姚水娟的戏,多以做工和表演著称。她演大家闺秀,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她饰小家碧玉,天真活泼,玲珑可爱;演刀马旦,身段功架,干净利落。她的唱,嗓音柔美,悦耳动听。特别是她吸取了京剧绍剧的身段、台步,丰富了自己的表演手段。1938年,姚水娟来到了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上海,她礼请记者为自己编剧,演出了反抗侵略的新戏《花木兰》和《范蠡西施》。热门的话题,热诚的演出,热心的观众,热烈的气氛,让台上台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