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的创新研究成果

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的创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公共图书馆在举行活动时均选取了质量较高的资源,为域内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为公平、更加高效的亲子阅读活动服务。3.社会力量参与力度较大基于图书馆专业人才短缺等限制,国内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4.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的另一大特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的创新研究成果

(一)优 势

1.活动方式多样

在借鉴国外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公共图书馆有了更多的亲子阅读活动实践形式,部分图书馆引入国外亲子阅读活动品牌,将先进的理念和方式与当地实际情况相融合,部分图书馆在传统亲子阅读活动启示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创新,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形式,增加了活动亮点。

2.公益性较强

基于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特征,国内的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都是纯公益性质。活动面向域内的所有儿童及家庭,部分活动受承载力的影响,会有名额限制,但报名基本不限条件。国内公共图书馆在举行活动时均选取了质量较高的资源,为域内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为公平、更加高效的亲子阅读活动服务。

3.社会力量参与力度较大

基于图书馆专业人才短缺等限制,国内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第三方机构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进行竞争,图书馆作为服务购买方在评价、筛选后选取更为优质的机构,进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

(二)不 足

1.部分亲子阅读活动偏离“阅读”本身(www.xing528.com)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广泛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活动形式多集中于讲故事、阅读分享会、手工活动等形式,很多活动本质上脱离了亲子阅读的核心——阅读,很多公共图书馆的亲子阅读活动甚至更倾向于儿童活动而非亲子阅读活动,活动过程中更多强调趣味性,而忽略了“阅读本位”。

2.缺乏活动延续性

受限于政策、资源、资金、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国内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一般通过讲座、读书会的形式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活动多以阶段性开展,未形成贯穿全年的持续性开展模式。更多的活动都是在如六一儿童节、世界读书日等特定时间举办,很多图书馆的亲子阅读活动更像是单次活动,很难吸引读者持续关注。

3.缺少对家长的培训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的阅读水平直接影响少儿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受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影响,不少家长自身阅读素养不高,国内公共图书馆对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指导培训的重视不足,致使家长对儿童早期阅读的认识不足,多数家长不能理解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和缺乏科学的认识,把阅读和识字等同看待,忽略了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不能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书籍选择或阅读指导。

4.区域发展不平衡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的另一大特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受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形式更为丰富,活动覆盖面较广,参与者较多,形成相对固定的品牌。二是城市间发展不平衡,在同一省份内,资源会更向省会城市或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倾斜,在这些地域内亲子阅读活动更受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