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嘉靖刻本研究:寧夏新志八卷(078明嘉靖十九年鎮刻本)

明嘉靖刻本研究:寧夏新志八卷(078明嘉靖十九年鎮刻本)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今書刻》卷上陝西寧夏刻書有《寧夏志》,或即此本。[5]參見《嘉靖十四年進士登科録》,明嘉靖刻本;清孫和相、戴震纂修《汾州府志》卷一五葉一三、卷一八葉八,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續修四庫全書》據劉尚義序,誤將此本定作明嘉靖二十一年刻本。[8]宋聞人規《聞人氏痘疹論》陳鎏後序,明嘉靖三十三年陳鎏、劉天兑刻本,天一閣博物館藏。按,查清光緒二十年刻本《沔陽州志》明代知州無司靈鳳。

明嘉靖刻本研究:寧夏新志八卷(078明嘉靖十九年鎮刻本)

明胡汝礪纂修,明管律續纂。五册。書高28.8厘米,廣17.5厘米。版匡高21.2(21.6)厘米,廣14.6(15.4)厘米。白口,單白魚尾,四周單邊。半葉八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二十字。

胡汝礪(1465—1510)字良弼,號竹巖,本鎮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官至兵部尚書。管律(1481—?)字應韶,號芸莊,本鎮人。正德十六年(1521)進士,除刑科給事中,終高平知縣。寧夏鎮爲明代九邊之一,隸屬陝西都司。此志前有嘉靖十九年(1540)楊守禮序、弘治十四年(1501)王珣序、圖三幅。卷一寧夏總鎮、建置沿革、郡名、形勝、風俗、山川、關隘、邊防、水利、橋渡、街坊、物産、土貢、封建、王府、公署、五衛、南路守備、北路守備,卷二壇壝祠祀、宦迹、人物、選舉、武階、忠孝節義、技能、仙釋、祥異、寺觀、遊觀、景致、古迹、俘捷、陵墓,卷三中路靈州、五馬驛遞、韋州、西路中衛、廣武營、鳴沙州、東路後衛、興武營、鐵柱泉,卷四沿革考證,卷五赫連夏考證,卷六拓跋夏考證,卷七寧夏文苑志(詩),卷八寧夏文苑志(文)。後有弘治十四年(1501)胡汝礪序、嘉靖十九年(1540)孟霦序、嘉靖十九年管律序。

管律序述鎮志編纂源流甚詳,節録如下:

《寧夏志》當弘治庚申冬,巡撫御史中丞曹南王公德潤(王珣)禮懇竹山胡先生良弼(胡汝礪)編輯之者,序皆悉於前矣。律時受業竹山之門,嘗與筆札。越辛酉春,藁成,未壽梓而竹山東上。及將鏤之,役欠掌正。乃人出己見,競加點竄,遂失其真……正德癸酉中丞濯菴馮公汝楊(馮清)嘗重纂於夏庠,惜師生隘於聞見,制於勢分,牽於私昵,愈涉於泛且陋。君子益厭之。嘉靖戊子中丞聯峰翟公志南(翟鵬)又嘗託鄉先達東溪馬公宗大(馬昊)作之,而竟未就。迄己亥秋,中丞南澗楊公(楊守禮)秉節巡撫夏方……乘暇翻閲地志,用求因革之宜於時者。或舉於昔而墜於今,或便於今而忽於昔,思次第以見諸行。然因革有輕重之異,施措有急緩之殊,奈漫無所據,其往政之迹,則亦無所勸戒於其間。公深慨之。越庚子夏六月,檄憲僉味泉孟公孔章(孟霦)延律於養正書院,少加訂証。律欲終竹山之志,故不以不才辭。

楊守禮序云:“(守禮)命督糧僉事孟公霦禮請刑科給事中致仕郡人管公律重編,不三月而成……特命刊木以傳。”孟霦序云:“誌凡八卷,乃命諸梓以傳。”目録後鐫刊刻官吏等人銜名“委官百户高選。謄録生員嚴禮、穆賓、張儒、張錞、周憲、姬世臣。識字吕調元”。楊守禮(1484—1555)字秉節,號南澗,山西蒲州人。正德六年(1511)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寧夏。傳見《國朝獻徵録》卷五七、《明史》卷二〇〇。孟霦(1501—?)字孔章,號味泉,山西澤州人。嘉靖八年(1529)進士,官至陝西督糧僉事[11]。刊刻此志時,楊氏即爲寧夏巡撫,孟氏爲陝西督糧僉事。巡撫總制一鎮,自當負總責。寧夏爲軍鎮,並無布政司、府、縣等衙門,巡撫下一級文官即負責監察之按察司僉事孟霦,故由其負責聘請編纂者。負責具體謄録刊印之基層官員則爲衛所之百户高選,這也是由寧夏的軍鎮性質所决定的。

古今書刻》卷上陝西寧夏刻書有《寧夏志》,或即此本。

鈐“范氏天弌閣藏書”印。

《寧夏新志》卷端書影

【注释】

[1]今此本存世多有作二十册者,如國圖藏一部、臺圖藏兩部、臺北故宫博物院藏一部皆是。關中廖鎧本則國圖一部二十二册、臺北故宫博物院一部二十四册,皆非二十册。

[2]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第72頁。(www.xing528.com)

[3]清王勳祥纂修《清源鄉志》卷一三葉三、卷一四葉五五,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

[4]參見《弘治十五年進士登科録》,明弘治刻本;明焦竑《國朝獻徵録》卷三〇《户部侍郎張璉傳》,《續修四庫全書》第526册第501頁。

[5]參見《嘉靖十四年進士登科録》,明嘉靖刻本;清孫和相、戴震纂修《汾州府志》卷一五葉一三、卷一八葉八,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

[6]宋聞人規《聞人氏痘疹論》四卷,《續修四庫全書》第1011册影印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陸深刻本,第179頁。《續修四庫全書》據劉尚義序,誤將此本定作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刻本。

[7]宋聞人規《聞人氏痘疹論》四卷,《續修四庫全書》第1011册影印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陸深刻本,第245頁。

[8]宋聞人規《聞人氏痘疹論》陳鎏後序,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陳鎏、劉天兑刻本,天一閣博物館藏。

[9]清鄔正階、鄭敦亮纂修《宿松縣志》(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卷一九葉八吏仕:“司靈鳳:湖北沔陽州知州。”按,查清光緒二十年(1894)刻本《沔陽州志》明代知州無司靈鳳。存疑俟考。

[10]見此書卷四葉四四、四七。

[11]參見此書楊守禮序、管律序;《嘉靖八年進士登科録》,明嘉靖刻本;清朱樟纂修《澤州府志》卷三六葉一九,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