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陷入死循环?你教给别人怎么对你

人生陷入死循环?你教给别人怎么对你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因为清醒,所以发现了大家借酒劲诉说出来的苦里面,基本都有一个死循环或是死结,仿佛陷入了一个死亡螺旋中,无法自拔。只是在他们各自的不幸中,我又发现了惊异的相似性,他们的苦恼好像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仿佛身陷泥潭,越挣扎,陷得就越深。人生很多困局都有这样的死循环。最后的结果是,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不停地循环往复。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由困难、决定、行动、结果四个要素组成的循环。结果必然是争吵甚至家暴。

人生陷入死循环?你教给别人怎么对你

春节假期,大多数中国人都习惯在吃吃喝喝中度过,团长也不例外,每年春节期间都有许多饭局,有亲戚之间的来往,有同学聚会,也有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相见。有彼此相谈甚欢的,也有酒后大吐苦水的。团长不爱喝酒,更不会喝醉,在酒桌上都能保持清醒。正因为清醒,所以发现了大家借酒劲诉说出来的苦里面,基本都有一个死循环或是死结,仿佛陷入了一个死亡螺旋中,无法自拔。

比如,有人因为钱的问题而苦恼,因为没钱,所以省钱,不敢花钱。因为不敢花钱,视野变得越来越窄,机会越来越少,当然就更挣不到钱,于是只能更省钱……

比如,有人因为孩子问题而伤神。孩子长大了,开始不听话了,父母就想尽各种办法去加以控制。哪个孩子会喜欢被控制?于是更加叛逆。父母的控制手法相应地就会升级,但结果并不会好转,因为孩子的反抗也会跟着升级……

还有就是夫妻关系的烦恼。夫妻产生矛盾时,一方总认为是对方的原因,总试图去改变对方,可是没有人愿意被改变。你越是要改变他,他就越是跟你作对,这样,矛盾就越来越大……

听他们聊天,我想到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只是在他们各自的不幸中,我又发现了惊异的相似性,他们的苦恼好像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仿佛身陷泥潭,越挣扎,陷得就越深。

文豪巴尔扎克曾说:“我好累,我要去旅行,只有旅行能让我放松,但是旅行需要钱,赚钱就要工作,投入工作就没有时间,所以我一直无法去旅行,我陷入了恶性循环,无法逃脱,不得自由。”

看来,大文豪和当下的我们拥有一样的困惑——旅行的时候牵挂工作,工作的时候幻想旅行,旅行、钱、工作,三者看似毫无关系,其实已经串联成一个循环圈,我们在这个圈里早已转得筋疲力尽。(www.xing528.com)

人生很多困局都有这样的死循环。面对这些死亡螺旋,我们该怎么办呢?要跳出循环,我们必须先看到循环。以巴尔扎克的问题为例,他的困难是很累,想去旅行,而旅行需要钱,所以他决定努力赚钱,于是他更加努力工作,结果更没有时间去旅游,而人也变得更疲惫了。最后的结果是,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不停地循环往复。

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由困难、决定、行动、结果四个要素组成的循环。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绳索把这四个要素串联了起来,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循环圈,就像一条咬住自己尾巴不放的衔尾蛇,首尾相连,无法切断。

我们再以上文提到的没钱的苦恼为例,他的困难是没钱,所以决定省钱,行动时不敢花钱,而结果是视野变得越来越窄、机会也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当然更挣不到钱,于是只能更省钱……

夫妻关系也一样,双方出现矛盾时,一方就会做出一个决定——改变对方,产生的行动是控制、干涉、说教等。但是,这个世界上又有谁会心甘情愿被别人改变呢?结果必然是争吵甚至家暴。所以关系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夫妻之间的矛盾变得更深。

亲子教育也不例外。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长遇到的问题通常是,孩子慢慢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难免有些观点或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意愿。这时候,作为父母很容易就会做出一个决定——改变、控制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随之而来的行动是干涉孩子的行为,甚至是打骂式教育,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变得更加叛逆,或者从此对父母关闭了心门,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严重了……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做出决定,然后会按自己的决定行动,而行动带来的结果又会让之前的问题周而复始。在这样的循环里,系统一旦形成,就会像不受控制一样不由自主地开始强化,最后发展成为人生的死亡螺旋。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循环,我们将会继续在重复的轨道一遍遍预演已经上映了无数次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