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在社会关系影响下的模型结果讨论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在社会关系影响下的模型结果讨论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5-3分层回归模型结果(续表)注:1.*p<0.05;**p<0.01;***p<0.001。在社区方面,模型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的情况下,居住在农村社区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仍显著差于其他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在社会关系影响下的模型结果讨论

模型结果部分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假设(表5-3),社会联系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本地社会联系和家乡社会联系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性。

表5-3显示本地亲属联系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家乡亲属数量则无显著影响作用。对比模型2和模型4进一步可以看出当控制了家乡社会联系后,本地亲属数量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显著。众多研究证实亲属关系能有效提升其心理健康,亲属关系作为亲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给人们提供大量的物质、情感社会支持,并帮助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扎稳脚跟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基于流入地的本地亲属联系能帮助移民更好地适应新环境(Browning,Rodriguez,1982;Israel,1982;Bassuk,Mickelson,Bissell,et al.,2002)。比如Cheung(2014)针对中国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对随迁子女而言,和父母同住对其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在其研究中社会联系被当作压力缓冲作用缓解被迫害经历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作用。而在家乡亲属联系方面,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家乡亲属数量并不影响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但部分研究发现本地亲属和朋友数量对上海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无显著影响,而家乡亲属和朋友数量则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其研究认为家乡联系可以产生积极的社会比较,使得流动人口有更高的自评社会经济地位(Jin,Wen,Fan,et al.,2012)。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当控制了流动人口的家乡亲属联系后,流动人口自评社会经济地位或者自评受尊重程度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并无显著变化。

表5-3 分层回归模型结果

(续表)

注:1.p<0.05;**p<0.01;***p<0.001。
2.结果来自于依据八个市/区的固定斜率,随机截距的分层线性回归,因变量为心理健康。

在组织活动方面,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参加社会活动会损害其心理健康,同时参与家乡社会组织这一基于地缘的同质性社会联系也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有着消极的影响作用,这一模型结果有悖于我们的研究假设。以往很多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倾向于居住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根据同类互助原则,流动人口通过和原有家乡社会中的关系网络互动形成同质性社会联系从而保持其以往的社会资源,通过互惠作用促进其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并提高其心理健康(Ibarra,1993;van Kemenade,Roy,Bouchard,2006;Louch,2000;曹子玮,2003)。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却发现同质性社会联系也会损害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具体而言,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参与社会组织数量每增加1个单位,其心理健康就降低0.285个单位(p=0.000)。Kawachi和Berkman(2001)指出此类参与组织活动形成的弱关系不会产生紧密的社会联系,并因此无法提升心理健康。此外,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当移民社会网络中同种族朋友占比增大会对其社会融合产生消极影响(Ling,2016;Green,Tigges,Diaz,1999),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的模型结果为同质性社会联系带给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作用提供了实证。(www.xing528.com)

控制变量方面,仅有社区特征、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个人流动特征属性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社区方面,模型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的情况下,居住在农村社区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仍显著差于其他流动人口。此外,模型结果也发现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对其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已有研究发现相较于和亲属以及和家乡人的社会联系,流动人口增加和本地居民的社会联系可以减少社会歧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并带来经济机会(Yue,Li,Jin,et al.,2013;Lancee,2010;Mouw,2002)。

在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流动特征方面,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和流动时间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无显著影响作用,而家庭月收入程度、受教育程度(熊青,2006)、户口、自评社会经济地位、自评受尊重程度和居留意愿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均有显著影响作用。

分层回归模型结果(表5-3)也表明,城市因素在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联系与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中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1.28%,而个体层面因素的组内相关系数为98.72%。这表明相较于城市因素,个体因素对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