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关系影响下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关系影响下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状况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2显示,33.95%的流动人口来自东部地区,34.22%的来自西部地区,仅有2.82%的流动人口来自东北地区。在婚姻状况方面,接近73%的流动人口已婚,同时超过90%的已婚流动人口携配偶一起流动。在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和受尊重程度方面,26.59%的流动人口自评社会经济地位高于5分,相对而言,36.98%的流动人口自评受尊重程度高于5分。表3-2变量描述性统计(续表)


社会关系影响下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状况

本节从流动人口流出地区域、流入地城市、工作地点、社区类型、现住房类型、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流动特征多个方面研究流动人口属性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详细变量操作化方式见表3-1。

从流动人口的流动区域特征来看,已有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吸引的流动人口数量和属性不尽相同,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经济大省和城市化率高的地区往往是接受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叶裕民,黄壬侠,2004),比如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同时这五个区域也是跨省流动发生最频繁的区域,而省内流动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主要为山东胶东半岛、福建沿海、湖北武汉地区,这些地区多为省内经济核心区域,因此能吸引更多的省内其他地区人进行省内流动,而吸引的跨省流动人口较少,河南、安徽、四川、湖南这几个人口大省多以人口输出为主,流入人口较少(李强,张海辉,2004)。此外,由于户籍政策和产业类型不同,不同省市吸引的流动人口种类也不尽相同,比如广东、江苏以及浙江吸引的人口多为外来农业人口,而北京吸纳的人口更多的是精英阶层和高档次劳动力(李强,张海辉,2004)。表3-2显示,33.95%的流动人口来自东部地区,34.22%的来自西部地区,仅有2.82%的流动人口来自东北地区。

表3-1 流动人口自身特征变量处理信息

(续表)

(续表)

(续表)

在流动范围方面,54.82%的流动人口为跨省流动,41.48%为省内跨市,3.71%为市内跨县。从人口流出地来看,跨省流动的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流动人口来自四川(11.42%)和河南(10.69%)。省内跨市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河南(23.36%)、四川(22.47%)和山东(21.01%)。市内跨县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四川(36.59%)、山东(35.41%)和河南(23.78%)。从人口流入地来看,跨省流动主要流入地为北京(22.81%)和嘉兴(21.12%),省内跨市主要流入地为郑州(23.36%)、成都(22.47%)和青岛(21.01%)。市内跨县主要流入地为成都(36.59%)、青岛(35.41%)和郑州(23.78%)。

在流动人口的工作地点方面,大部分流动人口选择在流入地市区工作(49.96%),此外在城乡接合部工作的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为2523人(占比17.20%),同时也有13.84%的流动人口选择在农村工作。

在居住社区方面,在农村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占比最高为28.19%,其次为别墅区或商品房社区(17.13%)、城乡接合部(16.25%)等。在邻居类型方面,接近一半的流动人口(43.46%)其邻居主要为外地人;接近30%的流动人口其邻居一半是外地人,一半是本地居民;仅有20.65%的流动人口的邻居主要由本地市民构成。

在现住房类型方面,仅有9.13%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已购住宅,绝大多数流动人口(81.01%)租住私房。(www.xing528.com)

在个人社会经济特征方面,样本中流动人口既包括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86%),也包括城市到城市的流动人口(14%)。具体而言,流动人口平均年龄较小,超过60%的流动人口属于新生代流动人口(出生年晚于1980年)。已有文献认为,相较于老生代流动人口,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并有着更强烈的身份认同感(王春光,2001),更稳定(Zuhui,2008),在流入地居留意愿更强(Nepal,Tanton,Harding,2010)。在婚姻状况方面,接近73%的流动人口已婚,同时超过90%的已婚流动人口携配偶一起流动。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和以往中国流动人口研究一致,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居多,占50.53%;其次为高中,占25.32%。超过90%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有固定工作,但51%的流动人口在本地家庭平均月收入少于5 000元。在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和受尊重程度方面,26.59%的流动人口自评社会经济地位高于5分,相对而言,36.98%的流动人口自评受尊重程度高于5分。

在流动特征方面,流动人口平均流动时间为6.25年,同时超过一半(59.11%)的流动人口打算未来在流动地长期居住。

表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