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海洋》中的波高分布及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

《中国的海洋》中的波高分布及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峰到相邻波谷的垂直距离叫波高。波高除有地区差异外,也随时间而变。冬季因偏北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大,影响范围广,大浪、大涌频率都较高。在寒潮和台风期间,可观察到7~8米的涌浪波高。东海年平均波高约1·3米,冬季为1·2~2米,夏季为1·1米,春、秋季分别为1·2米和1·5米。在台风和寒潮影响下,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及吕宋以西海域最大波高达8~10米。南海南部,年平均风浪波高1·0米,涌浪波高1·3米。

《中国的海洋》中的波高分布及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

波峰到相邻波谷的垂直距离叫波高。波高除有地区差异外,也随时间而变。南海、东海及台湾以东海域,因海域辽阔,风向又比较稳定,有利于海浪的成长,风大,浪大,涌也大,以涌浪为主。而黄海及渤海则由于风区受到限制,风浪和涌浪都比较小,海浪中以风浪占优势。

冬季因偏北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大,影响范围广,大浪、大涌(指波高≥2米)频率都较高。除南海南部及暹罗湾外,大浪、大涌频率均在20%以上。特别是济州岛以南、东海东部、台湾周围海域以及东沙、西沙至南沙群岛一带,成一东北—西南向的大浪、大涌带,频率在30%以上,并出现济州岛以南、台湾以东及吕宋东北3个大浪中心。

夏季偏南季风风力弱,持续时间短,大浪、大涌频率较低,一般在15%以下。但在台风发展和经过的海域,大浪、大涌频率增大,尤以南海中部和台湾以东海域,各自都形成一个大浪、大涌中心,频率为20%左右。

渤海年平均波高0·5~1·0米。冬季常受寒潮的侵袭,风浪为全年最大,平均波高1·5~1·7米,最大3~5米。其他季节风浪较小,如夏季平均波高为0·7~0·8米;春、秋季为1·0~1·3米。(www.xing528.com)

黄海南部和北部的海浪有些差异,前者以涌浪居多,波高较大;后者以风浪为主,波高较小。冬季黄海波高1·6米,当寒潮侵袭时黄海最大波高可达5~6米。夏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平均波高0·8~0·9米,黄海南部约1·2米,但当台风过境时,最大波高可达6~7米。黄海有两个大浪区,一是在成山角以东海面,另一个在黄、东海交界的济州岛附近。东海海域比较开阔,风浪、涌浪较大。在寒潮和台风期间,可观察到7~8米的涌浪波高。东海年平均波高约1·3米,冬季为1·2~2米,夏季为1·1米,春、秋季分别为1·2米和1·5米。除济州岛附近为一大浪区外,长江口嵊泗列岛附近冬季风浪也较大,浙、闽交界处也易出现大浪。台湾海峡地区大风、大浪多见,年平均波高1·3米,冬季平均波高1·7米,最大7米,为东海南部东北浪频率最高的地区。

南海除广东沿岸、北部湾、暹罗湾及南部靠赤道附近海浪较小外,大浪、大涌经常出现在南海北部和中部,且涌浪波高大于风浪波高。南海北部年平均风浪波高1·4米,涌浪波高2米。在台风和寒潮影响下,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及吕宋以西海域最大波高达8~10米。南海中部年平均波高1·3米,涌浪波高1·7米,台风入侵时最大波高可达7~8米。南海南部,年平均风浪波高1·0米,涌浪波高1·3米。暹罗湾是南海海浪最小的区域,年平均风浪波高仅0·8米,涌浪波高1·1米。至于北部湾,因四周几乎被陆地、岛屿环抱,涌少,海浪以风浪为主,年平均风浪波高为1·2米,最大3~4米。该湾南部海浪大于北部,西部比东部略大。5~6月和9~10月为南海海浪最小时期,海面比较平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