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夜半迎亲:侗族婚俗中的偷亲传统

夜半迎亲:侗族婚俗中的偷亲传统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夜半迎亲,在侗族的婚俗中也叫偷亲、偷妻。“偷”是因为娶亲人先不想张扬,待到新娘进屋,鞭炮鸣响,寨上的人方知又有新娘进寨啦。冬天是偷亲的季节。偷亲之夜,后生家里一片喜气,一位被公认为命好福高的妇人,被请来装凳和抽油茶。夜半迎亲谓之偷亲,其实并不神秘,有了那一声火爆喜气的鞭炮声,便宣告又有一对新人踏上了新生活的征途。

夜半迎亲:侗族婚俗中的偷亲传统

夜半迎亲,在侗族的婚俗中也叫偷亲、偷妻。“偷”是因为娶亲人先不想张扬,待到新娘进屋,鞭炮鸣响,寨上的人方知又有新娘进寨啦。冬天是偷亲的季节。偷亲之夜,后生家里一片喜气,一位被公认为命好福高的妇人,被请来装凳和抽油茶。后生与找好的一两个陪郎去新娘家,他们一路唱歌唱到女方木楼下,就象往日走寨一样轻松自然,旁人丝毫也没有从中觉察出迎娶迹象。而心中有数的姑娘早已在楼中等候,她和女伴在家里纺纱绣花,吱吱的纺车声带着姑娘的期待飞出窗外。当后生听见姑娘那“请进来”的亲切话语,便高兴地走上楼去,他们不递封包、不叩头,而是礼貌地向老人问好,与老人交谈,新娘手中的纺车转个不停,默默不语,女伴们则不停地与新郎、陪郎逗趣。

招待新郎、陪郎由老人作陪,新娘由姑娘们簇拥着进房更换新妆。待打扮完毕,新郎、新娘便要辞行了。临出门时,姑娘们趁新郎不注意用锅灰抹他的脸,陪郎若心明眼快,会尽力替新郎挡驾,但也常常难逃过姑娘灵巧的“攻击”。脸上黑一块白一块,象戴了个假面具,回家的路上,陪郎在前头走,他们仔细地探看路面,觉得可行才让新郎、新娘走,以尽心尽意地让这对新人安全洁净地到达家中。

亥、子、丑这三个时辰为新娘进屋的时间,所以,在女方家启程时就要算好时间。到了男家寨子,若还不到吉时,就要先在寨外歇歇。当新娘一到,鞭炮齐鸣,那位福全大贵的妇人立即迎上前去,让新娘面向东方坐在方凳上,接过家婆递来的锅铲和油茶滤,为夫家的亲人打一锅油茶。这是侗族独特的礼俗.让新娘以贤惠、善良、手巧的美女形象留给夫家第一印象。亲人们喝着新媳妇打的油茶,自然是香在嘴上,甜在心里啰。(www.xing528.com)

夜半迎亲谓之偷亲,其实并不神秘,有了那一声火爆喜气的鞭炮声,便宣告又有一对新人踏上了新生活的征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