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消毒剂危害与护理应急措施

化学消毒剂危害与护理应急措施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减少护士接触消毒剂所带来的损伤,保障护士职业安全。每年对于环境中环氧乙烷浓度进行监测记录,安装解毒器及浓度报警装置,消毒员应经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该护理人员以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表现为主,无明显呼吸道刺激症状,这可能与环氧乙烷浓度及刺激性强弱相关。但该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忽视了环氧乙烷的毒性作用,从而导致急性中毒发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化学消毒剂危害与护理应急措施

为减少护士接触消毒剂所带来的损伤,保障护士职业安全。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医院应组织和制定严密的职业防护制度,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2)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和消毒剂正确使用的培训。

(3)合理选择消毒剂,并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避免消毒剂的滥用。

(4)护理人员接触消毒剂时应戴个人防护用品,如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尽量避免消毒液对眼睛、皮肤和黏膜等的直接刺激,且对于长时间接触消毒剂的护理人员来说,手套和口罩要定时更换。

(5)护理人员在配置消毒剂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配置,应在通风良好或安装有排气通风的场所内进行,谨慎操作,以免制剂外溢。

(6)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消毒剂溅洒至皮肤或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必要时就医。

(7)空气消毒时,过氧乙酸臭氧等空气消毒时,室内不应有人。

(8)低温甲醛灭菌的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浓度,运行时的周围环境甲醛浓度应<0.5 mg/m3

(9)环氧乙烷灭菌器安装应符合要求,包括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应安装专门的排气管道。每年对于环境中环氧乙烷浓度进行监测记录,安装解毒器及浓度报警装置,消毒员应经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过度接触环氧乙烷后,迅速将其移离中毒现场,立即吸入新鲜空气;皮肤接触后,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 min,同时脱去脏衣服;眼睛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至少冲洗10 min,并均应尽快就诊。

【案例分享】

某医院供应室护士在对物品进行环氧乙烷消毒工作中,突然出现头晕、头痛、肢体乏力、麻木、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不适,被紧急送往急诊室,经诊断并排除其他疾患后,确定为环氧乙烷急性中毒。

环氧乙烷气体是一种高度活泼的烷化剂、刺激剂和神经毒剂,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吸,属吸入性中等毒类有机化合物。中毒病例以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为主,而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乏力,乃至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发绀肺水肿、意识模糊甚或昏迷,尚可检心肌损害、肝功能异常等。该护理人员以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表现为主,无明显呼吸道刺激症状,这可能与环氧乙烷浓度及刺激性强弱相关。

对该事件进行追踪调查,实地查看后发现该医院环氧乙烷灭菌器安装符合要求——独立房间、独立排风、配置解毒器。但该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忽视了环氧乙烷的毒性作用,从而导致急性中毒发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管理方面(www.xing528.com)

科室制度流程缺失,职业安全培训不到位。科室消毒人员职业安全风险意识不强等。

2.硬件方面

因为成本问题未安装环氧乙烷浓度报警装置,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浓度未能检测预警。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规定每年对于工作环境中环氧乙烷浓度进行监测记录,在每天8 h工作中,环氧乙烷浓度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应不超过1.82 mg/m3(1 ppm)。房间通风不良。

3.人员方面

该护理人员到供应室上班2个月余,对环氧乙烷相关知识不了解,在操作过程中未做好防护措施,进一步发现护士在安装环氧乙烷气体罐时操作粗暴,发生罐体轻微泄露。

通过此次事件的调查,针对以上问题加强以下几方面改进。

(1)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加强科室新进人员管理。

(2)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减少职业暴露。

(3)医院应加大对高风险部门的投入,安装环氧乙烷浓度报警装置,改善房间通风情况。

(4)应进一步加强培训让操作人员了解环氧乙烷灭菌剂的特点,正确操作。

(5)护理人员掌握发生环氧乙烷泄露紧急事故处理流程。

王广芬

第一版:张玲娟 曹 洁 孙 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