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课堂教学与实验研究:学习理论的影响与应用

化学课堂教学与实验研究:学习理论的影响与应用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学习,古今中外不少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朱熹把《中庸》的五段论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观点相结合,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的六段式学习过程。他的学习理论曾享有很高的声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经过多次尝试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后人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

化学课堂教学与实验研究:学习理论的影响与应用

化学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学习,古今中外不少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

(一)中国传统的学习理论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博学”(广泛地获取感性知识和书本知识)、“慎思”(学习要多进行认真的思考)、“时习”(及时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笃行”(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思想;孟子承认学习个体之间的差异,认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朱熹把《中庸》的五段论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观点相结合,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的六段式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过程模式基本上成为中国传统学习的经典模式。传统教育家还强调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并把志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由志、学、问、思、辨、习、行七个环节构成。其中“志”是动力系统,具有发动和维持的功能;“学、习、行”代表行为操作系统,具有联系主客体的功能;“问、思、辨”代表思维加工系统,具有存储、提炼的功能;“习”主要执行强化和反馈功能;“行”具有评价、检测和反馈的功能。

当然,我国传统的学习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如以伦理为中心的人文知识构成学习的主要内容,遏制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受继承观念的支配,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受实践理性的思维方式的制约,属于经验描述,理论的抽象思辨不够,影响了理论发展;强调教师权威,“师道尊严”的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www.xing528.com)

(二)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E. L. Hornlike,1874—1949年)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是联结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学习理论曾享有很高的声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桑代克首创动物心理实验,最著名的是让饿猫逃出特制的笼子的实验。笼子里面有一个能打开门的脚踏板,笼子外面有鱼或肉。将饿猫放入笼内,开始时,猫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打开笼子门,逃出笼子,得到食物。如此重复多次,最后猫一进入笼子即能打开笼子门。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学习是结合,人之所以长于学习,即因他养成这许多结合”。他把动物这种尝试错误偶然成功的行为叫作学习。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经过多次尝试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后人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

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错误在于摒弃了学习的认知过程和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简单地用操作性的条件反射解释人类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片面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